本報訊(通訊員 丁陽權 陳捷 陶麗)黨的創新理論宣講,離不開理論本身。如何以“新”的話語、“活”的講述、“潮”的傳播,推動理論從“云端”來到“身邊”,推動思想從“認識”達到“認同”?
日前,新時代“潤‘婺’有聲”理論宣講志愿者聯盟培優計劃暨蹲點宣講活動訓練營在白龍橋鎮小木頭藝術空間舉行,在充滿藝術的空間中展現宣講的魅力,將深奧的理論知識巧妙地轉化為普通百姓易于理解的形式。
“一個C位:學生主體,一個焦點:案例導入,一串問題:層層遞進。”現場,金華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概論教學部副主任、副教授胡嘉苗結合自身比賽經驗向青年宣講員們進行分享和交流。
胡教授采用“導思-尋思-啟思-后行”層層遞進的“問題鏈金課”授課模式,為訓練營的學員們提供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宣講課。“問題鏈”的設計不拘泥于課堂上的教學,更在宣講實踐中讓宣講員們與觀眾建立起深度對話,將理論巧妙地融入現實情境,使宣講更加生動有力。
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聚焦、從“近”處切入、從“遠”處縱深、從“深”處挖掘,五法并舉,胡教授深入淺出地解讀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為參訓人員提供了一場思想盛宴,掌聲經久不息。
在經驗分享環節,骨干宣講員張永成、徐冰昕進行精彩的分享,他們傾囊相授,為宣講“萌新”們傳授了寶貴的宣講技巧。他們強調,蹲點宣講是與群眾的面對面交流,要做到“兩個實”,即真實與樸實,要少說一些“官話”,多說一些接地氣的“土話”,結合自身的工作生活經驗把理論說給群眾聽,讓理論“聽到懂”,讓氣氛“熱起來”。此外,他們還建議以“宣講+分享交流”的形式,將話筒和講臺交給群眾,讓宣講活動成為一場雙向互動、思路碰撞的盛宴。
“前輩的分享不僅讓我感受到了他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更激發了我對于宣講工作的熱情和信心。他分享的關于如何準備宣講、如何與群眾建立連接等經驗,告訴我們宣講不能只是站在舞臺上站在燈光下,這對于我們今后參與宣講活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宣講員姜樂怡感慨道。
青春的宣講聲在白沙溪畔回響,理論宣講的學習仍在路上。邢佳源說:“訓練營的課程培訓讓我收獲了不少理論宣講的新知識、新技巧,原來宣講不只是高屋建瓴,還需要接地氣,飛入尋常百姓家。”宣講員們紛紛表示,期待著下一次宣講訓練營的再次相聚,共同為推動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再上新臺階貢獻力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