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汪勝 見習記者 劉鈺婷)每天一大早,位于市區的青春公園就會聚集眾多孩童,他們的身影在綠叢間穿梭,他們或嬉鬧或騎車或運動,歡聲笑語溢滿整個公園。
青春公園是金華市積極打造的兒童友好公園。自2022年9月金華市啟動爭創國家友好城市試點以來,全市創建氛圍濃厚,城市風貌顯著提升。兒童友好公園建設正是結合“兒童友好理念”,嵌入“兒童友好”元素,打造集游樂、運動、益智于一體的兒童主題場所。
婺州公園是金華市區最早的一個綜合性公園,建于20世紀80年代。園內仿古建筑精巧別致;魚池、假山相映成趣;香樟、槐樹郁郁蔥蔥,是市民朋友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今年五月,公園完成了適兒化改造,不僅在斗牛廣場東側大草坪區域增設了蕩橋、秋千、搖搖馬等5組兒童游樂設施,還在婺州公園景觀水系投放了3000多尾錦鯉等觀賞魚、增設了3處噴泉,打造了公園錦鯉觀賞角,讓“老公園”煥發“新活力”。
市民林女士居住在婺州公園附近,平時有時間經常會帶孩子到公園玩。她表示,以前很多公園、廣場上的游樂設施,大多針對成年人,無論是在功能、材質還是尺寸上,都不適合孩子們使用,婺州公園改造增設的這些兒童游樂設施讓她很驚喜,孩子們玩得開心,作為家長的他們更放心。
步入暑假,市區回溪公園也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回溪公園集眾多兒童喜歡的項目于一身,滑梯、攀爬架、秋千等十多種游戲設施讓小朋友們玩得樂不思蜀。孩子們發揮想象空間,把游戲設施玩出花樣,益智健身,各得其樂。
記者發現,除了老公園,市區不少新建的公園都精心設置了小朋友的游玩項目。中國婺劇文化公園精心設置了小朋友放電撒歡的兒童平臺、騎行漫步的生態廊道,還有蝴蝶造型滑滑梯、蹺蹺板、月亮秋千、云朵蹦蹦床等,吸引了不少家長來此遛娃打卡。
據了解,今年以來,金華市統籌推進市區公園“一老一小”提升項目,依托現有公園自然生態基礎,從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和真實需求出發,立足地區功能類型和空間特點,對公園現有設施進行“適兒化”改造。適當加入一些植物科普信息,讓孩子在“玩中學”,以此來提升兒童群體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助力金華友好城市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