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見習記者劉琳婕)7月8日,婺城產業人才學院大學生“就業賦能”暑期班開班。此次暑期班作為學院多元化培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特色化、實戰化的課程安排,為即將步入職場的學子們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幫助。
婺城產業人才學院自今年3月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產業人才培訓體系。目前,學院的培訓對象已覆蓋高校畢業生、企業在職職工、離校未就業大學生及在校生四大群體,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學模式與培養路徑。針對高校畢業生,學院創新性地實施了“3+1”“2+1”等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將教學課堂直接設在生產一線,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即能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實現畢業即上崗、上崗即高薪的目標。同時,學院已與10余所高校達成合作意向,共同開展智能制造、汽車維修等領域的定向培養項目,為區域產業發展輸送了大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智能制造工匠班特別聘請一批高校教師、企業業務骨干、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任教,整合校內外優質人才資源,打造校企合作、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團隊,并采用小班化教學形式,讓學員有更多機會參與到真實生產案例中。”金華職業技術大學機電學院副院長章躍洪介紹。
針對企業在職職工,學院開設“崗前培訓班”“技能提升班”“浙江工匠班”等多樣化主題班次,根據職工的實際需求量身定制課程套餐,助力職工實現技能提升與職業發展。
針對離校未就業大學生與存量失業大學生,學院實行“通識課程+專業技能培訓”為一體的崗位適應性教學模式。通過提供求職引導與便利服務,開展針對性幫扶措施,學院成功幫助眾多大學生增強了崗位適應能力與就業競爭力,實現了100%幫扶100%就業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此次啟動的暑期班,則是學院特別面向2024應屆畢業生、歷屆未就業畢業生及在校生推出的職場助力計劃。暑期班通過“就業賦能”特色培訓課程,為學員們提供了職場起步的堅實跳板。暑期班學員小吳表示:“我下學期大二,在參加暑期班后,對未來的職業道路有了更清晰地認識。”暑期班不僅涵蓋了職業規劃、求職技巧等通識內容,還通過沉浸式體驗企業文化、參與企業項目等方式,讓學員們親身體驗職場環境,激發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同時,學院還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為學員們提供更多實習與就業機會,助力他們在畢業后能夠迅速融入社會,實現自身價值。
婺城產業人才學院的這一系列舉措,不僅為婺城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動力,也為廣大青年學子的職業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道路。未來,學院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創新,為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推動婺城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