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邱琪)連日來,婺城區各鄉鎮(街道)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開啟了“冬病夏治”,把“夏令養生”提上了日程,其中“三伏貼”也如約而至。
“醫生,我咳嗽可以貼三伏貼嗎?”“三伏貼有沒有使用禁忌?”7月15日早上8點,記者來到婺城區白龍橋鎮中心衛生院,只見中醫科診室門口已有多人等待就診,時不時有患者向醫護人員咨詢三伏貼的相關問題。
找準穴位、貼上三伏貼、壓實,短短幾分鐘便完成敷貼。中醫師宋園一邊給占阿姨敷貼,一邊告訴她敷貼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三伏貼”顧名思義是三伏天期間貼敷的貼劑,以中醫養生理論為基礎,將細辛、白芥子、甘遂、延胡索、肉桂等藥性溫和的中藥打成粉,配以鮮榨姜汁,再制成穴位貼。依據中醫“冬病夏治”理念,在夏日三伏天內用藥物調節,可以對在冬天發作的疾病起到治療及預防的作用。
“由于三伏貼偏熱性,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如果患者正值感冒咳嗽、呼吸道癥狀發作、皮膚有破損等,則不宜進行敷貼治療。”據宋園介紹,在敷貼前,醫護人員會進行號脈,并仔細詢問患者的身體情況,通過中醫辨證療法,確認患者適合三伏貼診療后,再根據穴位進行敷貼治療。記者看到,敷貼現場,醫護人員結合患者不同病癥將三伏貼貼于患者的頸部、背部、腹部等不同穴位處,一般敷貼2至6小時即可。
除了老年人、兒童,許多年輕人也加入了三伏貼“大軍”,希望通過這種方法改善體質,調理亞健康。正在貼敷的王女士告訴記者:“這是我第一次來貼敷,三伏天來了,我自己是虛寒性體質,容易出現怕冷、乏力、出虛汗癥狀,所以想來體驗一下三伏貼的治療效果。”
記者了解到,今年入伏時間為7月15日,初伏期自7月15日開始至7月24日結束,為期10天;中伏期自7月25日起,延續至8月13日,為期20天;末伏期從8月14日開始,至8月23日結束,為期10天。
“三伏貼無需都擠在‘三伏’第一天貼,只要每次敷貼間隔10天即可。”醫護人員表示,貼敷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避免食用發物及生冷、油膩、辛辣食物,貼敷當天不能游泳,貼敷后4至6小時內不宜洗冷水澡,避免電扇直吹以及在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空調冷風直吹。
值得注意的是,“三伏貼”不是“萬能貼”,并非包治百病,有其特定使用人群,僅包括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兒科疾病、婦科疾病、頸肩腰腿痛、治未病方面的一些人群,需辨證使用,并且市民群眾要選擇正規、有資質的醫療機構進行診療。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