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方婕)“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入伏以來,婺城進入持續高溫模式。對很多人來說,在這個季節,除了高溫難耐,更惱人的莫過于避之不及的蚊子。
而對于婺城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員王燚和翁翔來說,蚊子最喜歡的生活環境,反而是他們需要深入現場,仔細排查的場所。
近日,記者跟隨王燚和翁翔,來到乾西鄉湖頭村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任何一處積水都不放過”
上午9時,已是驕陽似火,地面被烤得發燙,連空氣都是熱烘烘的。一到湖頭村,王燚和翁翔便馬上投入到工作當中,只見他們一人手拿電筒,在房前屋后尋找積水點,一人則即時將監測情況在調查表上做好記錄。
“像這種積水點一般都有孑孓(伊蚊幼蟲)!蓖鯛D指著一農戶家門口疊放的廢棄輪胎介紹道,他們的目的是監測平均每100戶住宅內,有孑孓孳生的積水容器的總數,也叫布雷圖指數。當指數在5以下,屬于安全范圍,超過20,則意味著有登革熱等傳染病流行的風險!叭绻l現存在風險,我們會立即上報,并指導所在地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記者注意到,王燚和翁翔穿搭很統一,頭戴草帽,長褲短袖配白色袖套!拔米酉矚g哪我們就要往哪鉆,這樣穿著方便開展工作。”太陽曬得人臉發紅,但王燚依舊神情專注,水缸、排水溝、廢棄水管,甚至空調積水都要仔細查看一番!拔米臃敝车那叭齻階段都在水里,所以任何一處積水我們都不會放過!
“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哪種蚊種”
白紋伊蚊和淡色庫蚊是浙江主要的蚊種。淡色庫蚊主要在池塘、河湖等大水體中繁殖,白紋伊蚊則喜歡圍繞人居環境生存!皬漠a卵到成蟲,蚊子需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但卻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如今,全球登革熱疫情形式仍舊嚴峻。所以每年的4-11月,區疾控中心會在鄉鎮和城區分設監測點,定期進行監測。
交談間,來到一棟排水溝被堵的民房前,水一直不流動,雨水積蓄在溝里引來大量蚊蟲繁殖,王燚舀出一勺給記者看,“可以確定是白紋伊蚊的幼蟲。像這種已經成蛹的,一般2天左右就能羽化成蟲了。”
除了尋找幼蟲,成蟲也在監測的范圍內。“捕捉成蟲也是監測蚊媒密度,及時做好防制蚊媒傳染病的重要手段。”王燚和翁翔采用了雙層疊賬法,顧名思義就是用兩層帳幔抓蚊子。他們一人拉上褲腳,露出腿部,坐在里層引誘蚊子,另一人則拿著捕蚊器抓,仔細觀察是否有蚊子被吸引,及時進行捕捉。“基本上,我們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哪種蚊種。當場鑒定不出的,則會取樣后帶回做進一步的鑒定。”
“臟點累點都沒關系,重要的是獲得理解”
采訪途中,翁翔向記者分享了做監測過程中不小心被狗咬到的故事,他苦笑道,“現在腳上的疤還很明顯。”
在王燚和翁翔看來,雖然工作中會有這樣的小意外,但只要有需要,他們還是會堅持做下去。“爺爺,您這里水積的時間長了,蚊蟲會有點多,我們稍微給您清理一下。”遇到獨居的老年人,他們也會力所能及幫助其清理積水點,消除隱患。在爺爺的感激聲中,王燚和翁翔干勁十足!捌鋵嵒钆K點累點都沒關系,更重要的是獲得居民的理解!
“經常有居民會很好奇我們在做什么,交談中也會提出質疑,被蚊子咬下才多大點事,至于浪費人力物力來做監測嗎?”每當這時,他們也會耐心做好解釋,向居民普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要意義。
王燚也想借此機會提醒廣大居民:夏季雨水充沛,蚊蟲密度高,以蚊子為媒介的傳染病如登革熱進入高發期。居民需注意房前屋后的蓄水容器積水狀況,及時做好清理,這樣能大大減少家中蚊蟲密度,降低蚊媒傳染病發病概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