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里,視野開闊、山水景美的鄉村,成為不少游客和市民的出游首選。婺城區箬陽鄉琴壇村就像名字一樣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來琴壇,讓您從久居高樓到卸下疲憊,零距離享受心中的“詩和遠方”。
1
琴壇村的美麗傳說
從金華市區出發進入婺南山區,一路沿著溪水和青山,大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琴壇村。三面環山的遠處,皆是翠竹綠林,如一道道秀美壯麗的屏障,將琴壇緊緊地呵護在自己的胸膛。從近處看,是一棵棵散落在村莊各個角落的楓樹,它們有的已經五百余年,卻依然新枝勃發、綠意盎然,猶如一個個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個山村的每一個夜晚和每一個白晝。
初入琴壇,若不是沿途的公交站牌、規劃有致的電線桿等現代設備,仿佛穿越至哪個古代山村,青山環抱之下,讓人感覺古樸又清新。
琴壇村的由來充滿浪漫氣息。據說,古時村口的溪邊生長著一根藤蔓,隨著時間的流逝,藤蔓越來越大,越伸越長,一直從溪的這邊延伸到了對岸。
幾百年后,藤蔓已經有手腕般粗,它的根葉也遍布得更廣。細心的村民發現,村里每日好像都多了一絲悅耳的聲音,叮叮咚咚,像是有人在彈鋼琴。循著聲音找去,原來是溪水不斷拍打到藤蔓的樹枝,才發出如此清脆悅耳之聲。
每夜,村民都聆聽著美妙的音律入眠,之后,便有人稱這個村為“藤潭”,意味有藤、有水、有琴聲,再后來,經過簡寫加諧音,才轉變為今天的“琴壇”。
站在琴壇村口,可以望見對面兩座山頭矗立的兩尊石像,仿佛一男一女,這是一個有關茶葉的美麗傳說。茶圣陸羽帶著妻子訪遍名茶,途經琴壇村,向村里的婦人討水喝,婦人給他們泡了一杯新采茶葉的茶水,陸羽喝過后大喜,便和夫人在琴壇村住下,種茶砍柴,再沒離開,最后化作石像守護琴壇村。
自從陸羽夫婦來到琴壇村后,琴壇村人就有了種茶喝茶的習俗。不知多少年以后,又有一位自稱“南山居士”的白發老人經過琴壇村,聞到彌漫在村里的陣陣茶香,不覺心動,就向住在橋頭茅屋里的一位老奶奶討茶喝。老奶奶熱情地給他泡上一碗雨前好茶。白發老人喝完后邊走邊唱道:“雨前杜鵑笑氤氛,路上行人醉香醇。借問茶家何處好,樵羽遙指琴壇村。”老奶奶雖不識字,但記性很好,她把這幾句詩當山歌來唱,并世代相傳,一直流傳至今。
2
客家人的幸福生活
琴壇人祖上來自福建客家族,村莊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清朝雍正年間,廖姓四人與鄧家兩兄弟從福建家鄉來到金華開染坊,后因在琴壇種植靛青而定居下來。隨后遷來的是逃避戰亂的張姓祖先,其他姓氏也相聚遷徙而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村落。
在琴壇村,至今保留著展示客家文化風俗的老物件,舀水的葫蘆勺、紡紗的手工木紡車、山上采茶時坐的茶葉凳、裝新茶葉的茶筒、搓麻繩用的麻繩蛋、煤油燈、木匠用的墨斗等。農村生活清貧而富有原始魅力,這些多年保存的古物向人們展示了古代偏遠農村的生活景象。
山里的房子大多木質結構,橙墻黑瓦,錯落有致。不過也有一些兩三層的別墅小樓,窗明幾凈的房舍,給人的感覺很溫馨。天晴的日子里,村子里幾乎每天都有游客。山里人熱情好客,每一位到此的游客都會得到熱情的招待。
近年來,琴壇村因地制宜發展生態休閑旅游,通過旺盛的人氣帶動百姓增收。同時發展飛地光伏發電項目和發展林下中草藥種植項目,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在生態保護中增收,真正端起“生態碗”,吃上“生態飯”。
沿著村里的石板路拾級而上,家家戶戶門前干凈整潔。山里房子依山而建,有的也有局促的小院,小院種了樹,砌了魚池,舒適的環境給人以溫馨。
“這幾年,我們重點改造了雨污管網,改造升級了公廁。村里的環境越來越好了。借助村里發展鄉村游的契機,村干部們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一戶戶訪、一家家談,改造一新的房舍讓每一位來此旅游的人都能眼前一亮。”村干部張明輝說。
如今,琴壇村的老百姓,家家都住上了“安樂窩”,風景如畫的村莊,置身其中,就給人舒適的感覺。
3
打響“客家文化浪漫琴壇”品牌
這些年,琴壇村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文藝家來此采風、寫生、創作。窄窄的老巷,悠悠的老屋。這些原本寧靜的老屋有了越來越多的呼吸和新鮮的血液,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文藝家們發現,琴壇村不大,但是保存完好的泥墻老屋透著一股濃濃的懷舊氣息,在這樣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村莊,引進一些雅文化,然后讓雅文化開花結果,會讓琴壇村充滿詩意。
琴壇村風光旖旎,溪水如琴,如何完善配套設施,在保護傳承客家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策劃,吸收好經驗、好做法,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互融合,真正打造成一塊愛情勝地,讓村莊更有內涵、更有魅力、更有底蘊?
“琴壇村的‘琴’也是‘情’,既是高山流水覓知音,又有琴瑟和鳴的寓意。各級領導調研都提出,要立足特色文化,積極挖掘現有資源,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講好琴壇故事。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張明輝說。
結合村莊客家文化特點,如今,琴壇正在積極推進重塑客家文化體系提升行動,打造集客家文化體驗、茶旅研學、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客家山水浪漫琴壇”文化品牌。
這些年,琴壇村積極探索富民強村的新道路,在婺城區委宣傳部、區文聯陸續推出的“文化鄉創”、“藝術鄉建”等項目下,不少“文藝創客”入村入園,助力“藝術鄉建”取得積極成效。
在琴壇,先后掛牌了金華市賓虹書畫協會書畫采風活動基地、琴壇村文化禮堂創作中心等,每到端午、重陽、春節等傳統節日,更有文藝家相繼來到村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在政府部門的幫助指導下,琴壇的客家山歌也被推向了舞臺,進一步激發了鄉村內生動力,營造濃厚藝術氛圍,打響客家風情旅游村“畫里琴壇”的美名。
如今的琴壇村,美若仙境,人心向善向美,到處生機勃勃,融洽美滿。她正以自己獨具特色的美麗、和諧、文明和現代,譜寫一曲壯麗的贊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