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我們將目光聚焦于就業、教育、養老、醫療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領域,深入挖掘其背后溫暖而生動的改革小故事,生動展現婺城在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
一個小程序的推出
架起招工就業“快車道”
“‘金華好零工’小程序還挺方便的,指尖點點就能找到心儀的工作!9月23日下午,安徽人陳先生邊感嘆邊在婺城零工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注冊好信息,很快和一家匹配的招聘單位取得聯系。
記者一走進婺城零工服務中心,就看見招聘展板和服務臺上放著的“金華好零工”小程序二維碼!肮ぷ魅藛T會現場為零工人員登記基本情況和求職意向,匹配崗位信息。但有時零工人員當天無法達成就業意向,所以,隨時隨地即可使用的小程序成為廣受零工人員歡迎的求職輔助工具,讓‘被動等活’變‘主動刷活’!辨某橇愎し⻊罩行慕浝碇芊f說。
為破解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問題,婺城零工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開展充分調研,摸排用工主體和零工群體需求,多次與應用研發團隊溝通交流,最終于2023年正式推出“金華好零工”小程序,為供需雙方搭建線上公益性零工服務平臺。據了解,該應用搭建并定期更新企業用工、零工求職數據庫,智能分析歷史求職招聘記錄,實現零工群體精準匹配,以數智化延長服務鏈路,讓零工人員和用工主體可以實時暢享免費服務。
“我要找活”“錦程獵頭”“我要培訓”……點開“金華好零工”小程序,各類崗位的薪資待遇、工作要求和地點等具體信息一一呈現。求職者可以在招聘崗位下直接報名或聯系雇主,也可以發布求職簡歷,還能報名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多種功能操作簡單易上手。用工主體同樣可以發布招工需求,精準匹配求職人員,提升招聘成功率。
“小程序上,所有用人單位和求職者的注冊信息都會經過我們后臺審核,保障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度!敝芊f介紹道。
截至目前,“金華好零工”小程序線上發布職位3萬余個,注冊零工3萬余人,累計幫助零工達成就業意向1萬余人次。
一種辦學模式的實行
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今天近距離學習婺城小學優秀教師的展示課、參與組內研討磨課,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帶來不少啟發!10月8日,金華市婺城小學白沙溪校區數學老師李方倩和同事們來到婺城小學參加每周一次的數學學科日活動,她從中收獲頗豐。
這種跨校區的交流活動,得益于婺城小學教育集團實行的融合型教育集團辦學模式。每周,婺城小學都會以各教研組為單位,組織婺城小學白沙溪校區教師一起開展學科日活動,兩校區教師共同進行組內教研,分享交流經驗。
為盤活教育均衡發展的“一池春水”,自2018年啟用婺城小學白沙溪校區后,婺城小學教育集團實行一套班子、一套管理模式的“一校兩區”融合型教育集團辦學模式,兩校區通過開展常態化活動,不斷加強緊密聯系和資源共享。
婺城小學教育集團兩校區“90后”青年教師約占70% !盀榱颂嵘齼尚^青年教師整體教學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學校定期開展新教師成長訓練營活動,讓青年教師‘抱團式成長’。”婺城小學副校長陳小丹說。
據了解,新教師成長訓練營活動根據教師實際需求設立培訓主題,組織兩個校區三年教齡內的青年教師共同參加,邀請校內校外名師專家為教師們開展培訓。此外,兩校區還定期舉行青年教師賽課活動,為教師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近年來,兩校區青年教師們在市、區級教學比賽中屢屢獲獎、成績斐然。
“融合型教育集團并不意味著同質化,而是要讓兩校區既有一致性又能發揮各自優勢特色,構建‘一校一品’格局!标愋〉ふf。作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婺城小學開設足球文化長廊、足球教室,每個班級都有一支足球隊,每年全校舉行一次班級足球聯賽。婺城小學白沙溪校區則以籃球為主題,積極開展籃球操、籃球嘉年華等活動。
在融合型教育集團辦學模式下,兩校區學生緊密連接、攜手共進。操場上,可以看到兩校區學生一起訓練的身影;舞臺上,能欣賞到兩校區學生同臺表演的精彩節目。
近年來,婺城創新基礎教育辦學模式和管理體制機制,以新建學校、薄弱學校、小規模學校為幫扶重點,推行融合型教育集團,助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2024年,全區義務教育階段共建型教共體(集團化)100%全覆蓋,融合型教育集團達到30%以上,教共體(集團化)內各成員;A教育“規范管理年”行動成效明顯。
一個便民快檢站的設立
守護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你好,幫我看看這塊肉怎么樣!9月23日一早,白龍橋鎮葉店社區的馬阿姨拿著自己買的食物樣品來到白龍橋鎮食品安全便民快檢站,工作人員接收了樣品后,開始準備檢測工作,很快檢測結果出爐。
“一般的蔬菜、畜肉、禽肉、腌制品等在快檢中心都可以進行檢測!睓z測員陳炫丞說道。檢測站的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內部干凈整潔,相關的檢測儀器齊全。
陳炫丞告訴記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種各樣的食物打交道,從蔬菜、肉類到腌制品、水產品,每周他都要檢測超過180批次的食品樣本!翱鞕z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快捷,從樣品提取到檢測結果出爐也不到半個小時,群眾想要過來檢測只需在手機小程序上登記好相關信息即可。”
“快檢站真的很方便,檢測結果也非?!崩贤羰墙o餐廳供貨的個體工商戶,他告訴記者,由于餐廳要求對相關食材提供相應的快檢報告,自己一周要供貨三次左右,每隔一天都會來這里檢測一次。在快檢中心登記完相關信息之后,很快就能夠在手機上收到相關的檢測結果。
“不同于以往的流動式快檢服務,便民快檢站作為固定服務設施,選址在菜市場門口、集鎮中心等人流量較大的臨街位置,并且定期向居民開放,將檢測觸角進一步向基層延伸,打通了食品安全服務‘最后一公里’。”婺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
近年來,婺城積極探索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模式,以滿足群眾日常食品消費檢測需求為目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創新建成5家食品安全便民快檢站,自便民快檢站運行至今,已開展快速檢測100850批次,惠及群眾5.6萬人。
一個醫療體系的建設
托起婺城群眾“健康夢”
“手術很順利,恢復得也很好。”近日,在婺城區人民醫院,來自金華市人民醫院的專家樓立新對一名甲狀腺癌患者進行術后回訪。得益于金華市人民醫院——婺城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市級專家出現在區人民醫院已是屢見不鮮。
今年6月,金華市人民醫院——婺城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成立。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中醫藥局和國家疾控局確定的81個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城市之一,金華市人民醫院——婺城區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旨在通過布局優化、制度創新、一體化管理等舉措,促進分級診療,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唐阿姨今年67歲,前不久身體一直不太舒服,到婺城區人民醫院檢查后,通過檢查和病理報告確診為胃體腺癌。她非常擔心,打算立即去市級醫院進行手術。得益于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婺城區人民醫院經過與患者溝通,為她請來金華市人民醫院的主任專家進行手術,唐阿姨最終選擇留在區人民醫院治療。
“專家長期下沉讓醫院的醫療資源和服務能力都得到提升,像全胃切除術、膝關節置換術這些以前做不了的手術現在都能做!辨某菂^人民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金華市人民醫院專家的王紅崗介紹,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帶來的醫療資源下沉,有效地提升基層的醫療水平和薄弱學科的建設。此外醫療資源的建設不僅提升基層衛生院的服務能力,更是讓很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服務,“像很多住在白龍橋、湯溪的病人,他們現在都會來這里找我看病,對他們而言也更加方便!
據悉,金華市人民醫院長期派駐或定期坐診在婺城區人民醫院和18家鄉鎮衛生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專家多達67人。僅在婺城區人民醫院,金華市人民醫院就派出了涵蓋肝膽胰胃腸外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心內科、泌尿外科、骨科、康復、急診等眾多學科專家長期駐點幫扶。下一步,婺城區將繼續深入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基本形成系統集成的配套政策和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體制機制,推動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功能定位,形成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和系統連續的診療格局,不斷鞏固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
一份愛心餐的送出
守護老年人幸!笆场惫
“飯來啦,大伙兒快來領飯!”每天上午10:30左右,婺城區塔石鄉東店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送餐員夏偉娟就會開著愛心餐車來到東店村的取餐點,為23名老人分發餐食。“像我們這些8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都能免費吃上一葷一素。”87歲老人傅爺爺接過熱乎乎的飯菜,笑著告訴記者,“飯菜可口又營養,大家都很滿意!
“村里70歲以上的老人有七十余名,占比較大!睎|店村村書記胡崇偉告訴記者,塔石鄉位于山區,許多老人面臨著行動不便、烹飪困難等問題,如何保障他們的飲食安全與健康成為了村里關注的重點工作。為此,在婺城區民政局的牽頭帶領下,東店村結合山區實際和老年人需求特點,采用“統一采購、統一烹飪、統一派送”的配送模式,確保老人們都能夠吃到健康美味的飯菜。
84歲的村民董爺爺就是其中一員。董爺爺今年剛做了關節手術,子女都在外地,做飯就成了他生活上的一大難題。因此,東店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對像董爺爺這樣行動不便的老人,給予了特別的關懷與照顧。每當飯點來臨,送餐員們便會將熱氣騰騰的飯菜親自送到他家門口!艾F在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飯菜送到我家,真的太方便了。”董爺爺感激地說。
同時,在飯菜的搭配上,東店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更是下足了功夫!拔覀円话愣际且蝗澮凰卮钆浜茫诟猩献龅靡脖容^軟糯,更加適合老年人的口味!蓖瑫r,為了照顧到不同老人的口味與需求,餐車還會定期更換菜單,增加菜品種類,讓老人們吃得更加滿意、舒心。
在位于城北街道的紅湖路社區,同樣暖心的一幕每天也在上演。自2023年8月1日以來,紅湖路社區就與金華市嘉怡康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送餐服務,給社區內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物美價廉的“暖心飯”,極大地改變了老年人的生活。79歲葛寶榮平時都是一個人吃飯,“我現在眼睛和腿腳都不是很方便,自己一個人吃飯實在是不方便,現在這種訂飯的形式,真的是方便太多了!备饘殬s高興地說。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260余家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累計為8000多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務。
一個口袋公園的建造
筑就身邊的“小確幸”
口袋公園,也叫袖珍公園和迷你公園,以其小巧的景致和鮮明的特色,為居民提供了休閑與娛樂的空間。它們雖不大,卻能展現“小天地見大世界”的魅力。
步入婺城區書香世家口袋公園,只見兒童在園內盡情嬉戲玩耍,大人則在一旁悠閑地閑聊,和諧與歡樂的氣息迎面撲來。令人想不到,去年,這里還是人人嫌棄的“邊角地”。
“以前這里又臟又亂,有時候氣味難聞。”家住書香世家的居民陳英梅說,這里原本是一片廢棄荒地,雜草叢生,居民們多次向社區反映,希望能有所改變。
2023年5月,婺城區住建局攜手街道力量,共同啟動了改造工程,經過前期的精心設計與三個多月的緊張施工,一個以運動健康為主題、融入科普海綿城市理念的口袋公園誕生,成為了社區居民的新寵!艾F在這邊煥然一新了,我們每天都會過來玩。”陳英梅說!斑@片區域緊鄰鐵路,周圍有保護區,改造工作相當復雜。”區住建局園林中心主任陳健介紹,為確保工程的順利推進與鐵路的安全運行,需要與鐵路的多個部門進行協調溝通,從清理菜地到部門協商再到施工建設,每一環都是挑戰。針對鐵路沿線施工的特殊性,他們與街道、社區一起努力,取得居民和各部門單位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結合海綿城市理念,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加強園內綠化與節水環保設施。
如今,公園內植物綠籬沿鐵路設置,兒童活動空間、“雨水花園”等設計將自然風光與社區文化完美融合;運動球場、健康步道、科普場地、休閑小廣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滿滿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婺城區已建成“口袋公園”38個,這些“口袋公園”不僅拓展了城市綠色空間,也滿足了市民賞綠享綠、休閑娛樂的需求。
一個城市書房的建立
點亮家門口的“讀書燈”
吃完早飯,家住婺城區婺江西路附近的陳女士帶著兒子走進位于金華鐵路文化公園的自助悅讀吧,挑選孩子喜歡的課外書,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凹议T口就有這么好的閱讀空間,孩子特別喜歡過來寫作業、看書。”陳女士說。
豐富的藏書、貼心的服務、清新的綠植……每至周末或節假日,步行15分鐘便可到達的城市書房成為市民們“充電蓄能”和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為市民帶來了全新的閱讀體驗。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金華鐵路文化公園的自助悅讀吧,濃濃的書香味撲面而來,占地1000平方米的場地內座無虛席。明亮的燈光下,市民安靜地享受著書香彌漫的愜意時光。
“這里原先主要是婺城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各類活動的場所!辨某菂^圖書館館長許麗君介紹,由于周邊人口密度較大,居民日常活動頻繁,且交通便利,為了方便大家就近享受閱讀的樂趣,便將悅讀吧設立于黨群服務中心內,與文化服務場所融為一體。
經過改造,悅讀吧內分為三層,既有展現地方文化的婺州書房、傳承非遺技藝的美學空間,更有專為孩子們打造的閱讀樂園。其中藏書量超過五千冊,內容豐富多樣,涉及文學、歷史、經濟、藝術、兒童等領域,滿足不同年齡層、不同興趣愛好的讀者需求。學生王琦告訴記者,她就住在附近,平時有空就會來悅讀吧看看書、充充電,這里環境好,很安靜,書的種類也多。
在各個悅讀吧內,隨處可見各類數字化設備。“憑身份證就可以享受全自助辦證、借閱、續借、還書等服務!笔忻襦嵮嗵统錾矸葑C,在顯示屏上查詢自己想借閱的圖書,一番操作后,她就辦好了借閱手續,“真的很方便,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輕松學會操作!
近年來,婺城區大力推進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建設,“悅讀吧”、文化驛站等閱讀場所已遍布城鄉各個角落。為了更好地滿足讀者假期閱讀需求,悅讀吧還會不定期開展讀書會等閱讀推廣活動,讓廣大讀者樂享假期。
截至目前,全區已建成18個城市書房(自助悅讀吧)、8個文化驛站、129個“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真正把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一根天然氣管的接通
增添幸福生活“底氣”
連日來,在雅畈鎮雅畈一村的弄堂間,一群身著工作服、頭戴安全帽的燃氣工人正忙碌而有序地鋪設天然氣下主管道,雅畈鎮“瓶改管”暨天然氣村村通工程正在順利推進著。
據悉,該工程是雅畈鎮自23年來最大的惠民實事工程,工程全長約10公里,預計將滿足雅畈芳田村、雅葉村、雅一村、二村、三村等6個村莊約2000戶居民以及集鎮近百戶小微商戶的生活、經營用氣及采暖需求。
“現在煤氣價格高,天然氣更經濟!币淮宕逯诮ㄋ筛嬖V記者,由于村民們安裝天然氣的意愿強烈,2023年3月底,村干部們便開始行動起來,廣泛征詢村民意見,著手收集安裝報名信息,還以村鎮名義主動與燃氣公司對接,一起開展細致的規劃工作。
于建松回憶道,在謀劃階段,他們與燃氣公司一起走訪調研,對每戶的房屋結構、通風條件等進行詳細評估。“安全是第一位的!庇诮ㄋ杀硎,對于不適合安裝天然氣的老房子,他們會提出整改意見或提供其他解決方案,盡力做到惠及每一戶村民。
然而,走訪初期并不順利。有些村民對管道安裝不理解,擔心安全問題,還有些村民生怕影響了日常生活……面對這些難題,村兩委成立了調解小組,村干部帶頭宣傳管道天然氣的便捷性、經濟性、安全可靠性,逐步打消村民顧慮,同時,他們還積極爭取政策補貼,努力為村民減輕經濟負擔!艾F在,一旦施工過程中遇到阻礙施工的情況,村兩委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解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于建松說。
林順全家是雅葉村里首批體驗到天然氣便利的家庭之一。她指著房子外墻上的氣管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我們家里人口多,之前每個月都要換煤氣罐,現在水、電、天然氣一卡通,既安全又方便!
從“村村通”到“戶戶通”,村民們的愿望正一步步變為現實。截至目前,芳田村、雅葉村已完成天然氣管道進村入戶的安裝,已有近650多戶老百姓用上了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經濟高效的管道天然氣,預計2025年底前就可完成6村約2000戶老百姓及百戶小商戶的“瓶改管”工作,為老百姓每年節約近50萬元的用能成本。
一部小區電梯的加裝
“梯”升居民生活品質
“裝上電梯后,我們老年人就不用再爬樓梯了,出行方便多了。”近日,記者走進婺城區城東街道八詠樓社區,一棟老舊居民樓外矗立著一部嶄新的電梯,格外引人注目。自今年6月這部電梯正式投入使用以來,居民們每天都能享受乘坐電梯上下樓的便利,尤其是對于腿腳不便的老年人來說,極大地提升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八詠樓社區地處金華老城區,隨著時間推移,這里的基礎設施逐漸陳舊。對于居住在此處的3500余名住戶,上下樓梯不便成了一個難題,于是,八詠樓社區著手規劃加裝電梯。
然而,加裝電梯并非易事,涉及到資金籌集、技術評估、設計方案確定等多個環節,更重要的是需要獲得居民的支持!白≡诟邩菍拥木用癖容^樂意安裝電梯,低樓層的居民則擔心電梯會遮擋視線,影響采光!卑嗽仒巧鐓^黨委書記黃卉解釋道。面對這些難題,在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支持下,該單元居民自發組織成立了電梯加裝協調小組,深入每一戶家庭傾聽大家的意見,還通過舉辦多場座談會增進彼此之間的溝通、理解。最終,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礎上找到了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
經過幾個月緊張有序的工作,今年6月,該單元樓的加裝電梯完工,并順利通過驗收后投入使用。這次成功嘗試,不僅給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其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據了解,這是八詠樓社區近年來推動落地實施的第三臺加裝電梯。目前,八詠樓社區石榴苑小區南樓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另外兩部電梯的安裝工作,將于10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目前,婺城已完成加裝電梯40余臺,涉及7個鄉鎮(街道),惠及群眾1000余人。未來,婺城將進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與建設力度,持續推進老舊住宅加裝電梯項目,擴大覆蓋面,讓更多居民能夠享受到“一鍵直達”的便捷生活,同時,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和服務,提升居住環境的整體品質,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與幸福。
一座供水站的改造
保障群眾用上“放心水”
近日,在婺城區沙畈鄉的潭背村供水站內,一體化凈水設備正高效運轉。伴隨著輕微的機械聲,清澈透明的水流從管道中流向村民家中。供水站不僅安裝了先進的水質在線監控系統,每周還有專業的檢修人員前來檢查水質,并為村民們用水的問題答疑解惑。
近年來,面對夏季高溫干旱天氣,潭背村時常出現用水緊張情況。季節性的水資源短缺給村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潭背村啟動單村供水站提升改造項目,其中一個關鍵舉措就是新增備用水源——以鑿井的方式取水,以確保在極端天氣條件下也能穩定供水。
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選址與施工,今年8月,這口新井終于成功出水!斑@口井打了以后,夏天再也不怕沒水喝了!”潭背村村民包根玉說。
此次潭背村單村供水站的提升建設不僅僅局限于水源的拓展。同時,還對水站管理用房進行了風貌改造,使其更加美觀實用;并且推進了標準化創建工作,確保供水服務達到更高標準。這些措施共同構成了一個全面的供水服務體系,進一步提升供水服務質量與效率,更好地滿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婺城區共設有118座單村和聯村供水廠(站),覆蓋了78個行政村,惠及約1.72萬人口。其中大部分水源來自溝渠堰壩,主要服務于以山區半山區為主的羅店、安地、瑯琊、長山、沙畈、塔石、箬陽、莘畈等八個鄉鎮。今年,婺城區實施單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對115座單村水站進行改造提升,其中新建改建86座,城市水廠覆蓋替代4座,鞏固提升25座。截至目前,實施打井的有68個村,其余村莊采用新建取水口、蓄水池等措施。
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如今婺城區農村地區飲水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清澈甘甜的自來水流入千家萬戶,不僅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當地百姓的基本生活問題,也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婺城區將繼續致力于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讓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質量的飲用水資源,真正實現“干凈水、安全水、放心水”的美好愿景。
婺江潮聲
身邊小事映射
改革“民生溫度”
婺城區委八屆六次全會提出,在用心用情中做到改革為民,以實干之效切實答好民心必考題。近年來,婺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價值取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緊貼民心,努力實現公共服務普惠均衡優質共享,在教育、醫療、就業、“一老一小”、公共服務設施等民生實事上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真正把為人民造福的事情辦好辦實。
民生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章。婺城零工服務中心推出的“金華好零工”小程序讓更多零工人員實現“碼”上求職,“指尖”就業;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的建設帶來的醫療資源下沉,讓老百姓更有“醫”靠;家門口就能閱讀海量書籍,還能在口袋公園休閑娛樂……一點一滴的身邊變化,不僅彰顯了婺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更映射了地方政府為改善民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改革再出發,書寫“民生答卷”。改革為發展引擎,人民則是改革的不竭動力。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變化背后都蘊含著深遠的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了推動地方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未來,期待婺城能夠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匯聚民力,繼續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溫度”,切實解決群眾關心的問題,不斷增進民生福祉,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