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姚婷文)11月30日,婺城區文旅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婺城茶俗宣傳活動。現場,20余盞以非遺技藝制作的茶火鍋冒著熱氣,前來體驗的社區居民們圍坐兩旁,一人一鍋,一邊聆聽婺州茶俗婺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姜瑩瑩講解,一邊品嘗。
“茶火鍋的茶湯中含有微量元素茶堿類物質,牛、羊肉等肉類中富含蛋白質,和茶水中的鞣酸相遇后,會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導致營養浪費。所以為大家準備的高蛋白類大多是海鮮。”在活動現場,姜瑩瑩通過實物講解和示范,耐心地向大家講解茶火鍋的歷史和注意事項。
“茶湯非常好喝,火鍋的食材在湯底的溫煮下也浸透了茶香,即便是肉食也一點沒有油膩的感覺,反而多了鮮香。”第一次體驗茶火鍋的萬女士高興地說。活動現場,大家一人一鍋,鍋旁的木格里配有十幾種食材等待食客取用,此外,還有桂花紅茶飲相配,獲得現場食客的一致好評。據了解,茶火鍋選用的茶葉是婺城區首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箬陽龍珍,加入蔥絲、紅棗、生姜、蟲草花等組成基本鍋底。食材中除了肉類,還有土豆、金針菇、杏鮑菇、千張、生菜、胡蘿卜等。目前茶湯主要以綠茶湯和紅茶湯為主,也可根據時節和個人體質選擇不同的茶湯。
為還原茶火鍋本味,又能夠使食材具有更充足的營養成分,姜瑩瑩帶領團隊,翻閱大量典籍,根據資料推測可以通過加入蔥、姜、橘子等調味品和佐料,掩蓋茶葉的苦澀味并增添香氣。在如今的茶火鍋中,食材種類、比例都經過工作小組的反復實驗和試吃。比如每份鍋底使用15克茶葉量這個數據,就是在不斷試驗中綜合對比出來的。
“未來有機會的話,希望將茶火鍋與其他婺城非遺一起做聯名,可以讓非遺文化傳播得更廣。”姜瑩瑩說,從日常飲用到符合當下年輕人消費興趣的茶火鍋,婺城茶俗正在一步步被更多人發現。下一步,她與團隊將繼續把婺城茶文化與不同熱點形式相結合,讓不同年齡段的群體都可以參與到體驗茶文化、學習茶文化、傳播茶文化的過程中來,將婺城茶俗打造成金華的一張金名片。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