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曹靜怡)近日,一場聶小倩文化沙龍座談會在婺城區羅店鎮十里鋪村舉行。此次活動由婺城區文旅體局指導,蘭若文化研究院主辦,婺城區文旅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婺城區圖書館協辦,浙中都市圈負責執行。活動旨在凝聚各界智慧,深入挖掘聶小倩IP價值,推動其在多領域的創新發展。
“聶小倩”的故事原型是清初流傳于金華的人鬼愛情傳說,后經蒲松齡改寫,收入《聊齋志異》,成為經典名作。多年來,這一經典故事不斷被搬上熒幕和舞臺,使“聶小倩”這個名字家喻戶曉。婺城區作為故事的發生地,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文旅產業發展獨具地方特色。“聶小倩傳說”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承載著婺城區獨特的情感脈絡與價值觀念。
婺城區文旅體局副局長李英昌作了“聶小倩IP的文化溯源與價值剖析”的主題演講。他介紹,聶小倩文化是金華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故事與金華儒釋道文化相融,精神內核體現了對自由的追求,與金華學派“義利并舉”的務實精神相得益彰。聶小倩IP的打造,不僅有助于增強文化自信和可持續發展,還能推動金華精神的重構,為婺城帶來巨大的經濟文化價值。去年年底,婺城區“聶小倩”愛情主題文旅演藝項目入選浙江省第二批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標志性項目培育名單,相關文旅項目也頻頻傳來好消息。
“早在1960年李瀚祥導演的電影《倩女幽魂》中,就有金華古寺等許多金華元素,彰顯了聶小倩與金華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蘭若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曹建洪表示,近年來,“IP經濟”發展迅猛,除了本土歷史人物,神話傳說人物同樣可以成為經典IP。他建議,在景區、商場等人流密集區域打造《倩女幽魂》景觀小品,作為文旅打卡點,讓聶小倩、寧采臣、燕赤霞等經典角色深入人心,形成網紅效應,為金華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浙師大教授曹榮慶認為,金華旅游目前最大的痛點就是在金華過夜的游客少。夜游經濟的品牌知名度、集聚人氣的能力還不夠。他表示,要將聶小倩文化與夜游經濟相結合,做好婺江夜游項目,重建蘭若寺,并以此為宣傳點,策劃《倩女幽魂》主題相關活動,引進張國榮影迷俱樂部等,吸引更多人來到金華,推動城市經濟文化發展再上新臺階。
“一個IP的打造是全方位、多層次的,要把聶小倩這一IP打造成為金華重要的文旅IP之一,互動體驗項目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榮子安是婺城區鏡像文化傳媒工作室主理人,一直經營著沉浸式景區的策劃。他認為,聶小倩的價值不只是在文化上,也是金華旅游景區吸引游客,提升競爭力的關鍵。“當你來到這個城市旅游的時候,經典IP的互動形式可以讓你感受到城市的熱情好客,這也是金華城市的魅力所在。”榮子安說。
浙中都市圈的陳羽楓表示,作為聽著金華民間故事長大的“80”后,聶小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在他看來聶小倩的故事不只是一段愛情傳說,也是關于勇氣、希望、犧牲等人生哲理的深刻啟示,需要一個更加開放包容的內心,助力聶小倩這一文化IP在文旅融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討論氛圍熱烈,學者嘉賓們從專業角度出發,分享實用建議,為聶小倩IP的多元打造與文旅融合發展獻計獻策。當天還舉行了蘭若文化研究院揭牌儀式,并啟動了聶小倩愛情主題征文大賽。
蘭若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葉煥新表示,蘭若文化研究院將探索聶小倩文化在多領域的深刻內涵,推動聶小倩文化的創新發展,并深入挖掘更多的金華傳統文化資源,積極做好傳承發展工作,破解“墻內開花墻外香”困局,讓文化記憶扎根生長,讓金華故事生生不息。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