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
創先爭優,縣一級是關鍵
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縣一級處于承上啟下的樞紐地位。創先爭優活動能否抓實、抓具體、抓出成效,縣一級是關鍵。科學發展觀能否“落地生根”,能否貫徹落實到基層、轉化為人民行動,關鍵也要看縣一級。
創先爭優活動是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的一項經常性工作。全國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縣市區分別占58%和63%?h市區的創先爭優活動搞好了,創先爭優活動的大頭就抓住了。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縣市區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結合實際,把“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基層組織”的目標要求落到實處。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縣市區要圍繞本地區中心工作謀劃和推進活動,著重突出縣域特色,解決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創先爭優活動成為推動科學發展的經常性動力。
縣一級黨組織,處于改革發展穩定的一線。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組織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增強維穩意識,主動排查隱患,調解糾紛,化解民怨,開展群防群治,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把創先爭優作為促進和諧、創建平安的經常性保證。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主動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待,認真落實惠民利民政策。關心群眾疾苦,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得到看得見的實惠。充分尊重群眾,緊緊依靠群眾,請群眾廣泛參與,接受群眾監督,把創先爭優活動辦成服務人民、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笨h一級黨組織的作為,關系黨的根基是否牢固,關系黨的生機活力。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始終把抓基層打基礎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組織,提升能力,改進作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影響力戰斗力。調動激發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干事創業熱情,凝聚到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實踐上來。
目前,縣市區創先爭優活動開局良好,但總體進展不夠平衡,有的地方重視不夠、主動性不強,還沒有形成一種爭創氛圍。我們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
基層認干不認說。基層創先爭優重在干好事、干實事、干群眾歡迎的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文件上、會議上、墻壁上,而要落在行動中、干事中。在創先爭優活動中,每個地方、每個單位都要有貼近實際的具體爭創主題和行動載體。要建立公開承諾、上評下議的動力機制,提出簡潔明了、便于評比的爭創標準,加強分類指導,宣傳先進典型?h市區黨委要切實加強對創先爭優活動的組織領導,堅持書記抓、抓書記,確?茖W發展增動力、人民群眾得實惠、基層黨建上水平的實際效果。
——資料來源:2010年6月12日《人民日報》
干部論壇
干部講話應有“百姓思維”
干部的講話最能體現文風,改進文風要先從改進干部的講話風格開始。
現實中,一些干部的講話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雖然這種模式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一種能應用于任何情況的模式和套路,一定不是適合所有情況的模式。
人接受一種思想,認識一種事物,先是接觸具體的東西,有了感性認識,進而才能產生理性認識。所謂動之以情在先、曉之以理在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有的干部講話,很多時候卻違背了這個道理,上來先講一大通抽象的理論,這樣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怎么能拉近與聽眾的心理距離,怎么能不與聽眾產生隔膜?
有些同志講話,往往唯恐高度不夠,拼命運用哲學原理構建講話框架,忽視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規律。注意力常常放在上級領導講過的觀點上,提法往上級領導講話上靠攏,卻很少能把握百姓的思維規律,這種站在高處向下俯視行文的思維模式,當然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
現在的受眾,面臨很多選擇,可以上網、看電影、去讀書,很難主動坐下來吸收這樣的講話內容。即使他是你直接下屬,被要求坐在臺下聽你的講話,也不見得就聽進去了,除非你的講話很有感染力,能引起他的共鳴。一些干部講話時,坐在下面的同志拿出一個筆記本做筆記,有的是真記,有的只是表示自己在認真聽。不要被記筆記的表象所迷惑。
開車需要根據路況不斷修正方向,傳播也需要根據受眾的反應進行調整。講話的效果要看有多少老百姓在自覺地聽,有多少人能自覺地把講話化為行動?墒,又有多少人調查過講話的傳播效果?關注過講話效果的反饋?
白居易的詩寫成以后,經常讀給老婆婆聽,修改到老婆婆能聽懂才行。干部的講話雖然不一定要以老婆婆聽得懂的標準來修正,但是至少可以根據部分老百姓的反饋來修正,不能僅僅憑自我感覺評判講話的好壞,更不能把自己部下的奉承當作對自己講話的客觀評價。
縱觀經典的領導講話,即使沒有那么“氣勢恢宏”、“邏輯嚴密”,但總能讓普通的老百姓記住幾個關鍵詞,甚至廣為流傳。這是因為,這些講話對準的是普通老百姓,希望老百姓接受,所以以老百姓為直接的傳播對象——語言上是老百姓的白話、形式上是群眾能接受的套路、內容上包含著直截了當的思想。
總之,干部講話應該有“百姓思維”。講話不一定很長,不一定為了工整對仗加上很多的修飾詞,不一定要大標題套小標題,不一定非要提幾點要求——對老百姓而言,能從中受益才是關鍵。能解決思想問題,又能獲得美的享受,這樣的講話才能受到人們的歡迎。
——資料來源:2010年05月28日《人民日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