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銀泰天地旁的福泰隆超市門口,經(jīng)常能見到一對白發(fā)蒼蒼、精神矍鑠的老人在售賣端午香囊。他們是赤松鎮(zhèn)崗上村的村民,一位名叫朱慧仙,99歲;一位名叫樓堯欽,95歲。這兩位年近百歲的老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我們編織端午的祝福,為我們送上平安和吉祥。
一個簡易的木架就是這些五顏六色香囊的“展臺”,過往的路人紛紛駐足欣賞這些精巧的小玩意。當問起老人的這門手藝是從哪學的,99歲的朱慧仙老人答道:“靠自己鉆研!”老人平時喜歡自個兒琢磨著做做香囊等手工藝品,熱心的街坊鄰居知道她有這門手藝,也經(jīng)常給她送一些小工具、碎布料,慢慢地,她做的品種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精巧了,她就索性將做好的香囊拿到市區(qū)來售賣,以貼補家用,這生意一做,就停不下來了,不光是因為老人的手藝精湛,原來這香囊本身還大有文章。老人介紹,香囊里面放置了茶葉、艾葉、米、銀黃,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小孩子戴著可以保佑平安,老人戴著夜里安神助眠。不僅如此,篤信佛教的兩位老人,還將制好的香囊特意送到當?shù)氐乃聫R中去祈福,意喻憧憬幸福,增長智慧。
兩位老人每天早上6點半左右就從家中趕到市區(qū),下午4點多才回家,有的時候做香囊要做到晚上12點多。記者不禁好奇,每天這樣辛苦地來回奔波,風里來雨里去的,兒女們不會擔心嗎?“我最近身體確實也不大好,經(jīng)常腰疼,孩子們也勸我不要做了,但我就是舍不得這門手藝,總是忍不住又做了起來。孩子們經(jīng)常問我累不累,我就騙他們說,不累”,朱慧仙老人談起自己的兒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雖然家里條件并不是太好,但兒女們經(jīng)常給他們送米送菜,日子倒也過得舒心,樓堯欽老人說,國家對他們的幫助很大,現(xiàn)在憑老人卡坐公交車不花錢,每個月還能領到60元的國家補助,吃喝不愁,但他們更想依靠自己的手藝,自力更生。
采訪中,兩位老人還特別提到了福泰隆超市的兩位保安——黃師傅和何師傅。據(jù)兩位老人講,這兩位師傅對他們非常關心和照顧,經(jīng)常幫助他們提一些重物,有的時候碰上比較刁鉆的顧客,只要他們看到了都會上前為兩位老人解圍。記者也專門找到了兩位老人口中的好人何師傅,當記者表明來意,何師傅只是憨厚地笑著說:“這是我應該做的,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自己家中也有年邁的長輩,看到兩位老人這樣辛苦,我也感覺挺心疼的,能為他們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是我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