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著蜿蜒青濕的鵝卵石小道,倘佯在靜謐的江南古村老巷中,步入了一間不怎么起眼的古宅,在舊陋的院落里看見它,這株已有120多年樹齡的黃楊木,樹高兩米左右,碗口粗的樹干,樹冠直徑三四米,枝繁葉茂,如同一把碧綠的遮陽傘!叭绱司薮蟮狞S楊木,我們還是很少見到。”游客見了個個都贊不絕口。
關于黃楊木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李漁稱其君子之風,喻為“木中君子”。在他的《閑情偶寄》更是記有“黃楊每歲一寸,不溢分毫,至閏年反縮一寸,是無限之命也!逼鋵嵾@種說法在其它一些書中也有提及,比如蘇軾就有詩云:“園中草木春無數(shù),只有黃楊厄閏年!薄恫┪镆摗分懈翘岬皆腥俗鲞^測試,稱閏年黃楊木并非縮減,只是不長。在《酉陽雜俎》對黃楊木的采伐還有如下記載:“世重黃楊木以其無火也。用水試之,沉則無火。凡取此木,必尋隱晦夜無一星,伐之則不裂!边@些說法多少給黃楊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但是這些也說明了黃楊木生長的緩慢。
而寺平古村的這株黃楊木還有個奇特的傳說。它的來歷是一百二十多年前,當年蔡元升的太太公在麗水地區(qū)云和縣為官時,當?shù)匕傩账退麅芍挈S楊木,根據(jù)樹形取名龍木和鳳木,龍木代表太太公,鳳木代表太太婆。兩株黃楊木都種在寺平老家的院子里,經(jīng)過精心的呵護,龍鳳木長勢很好。過了幾年,太太公過世,晚輩們由于忙著喪事,忘記給龍鳳木“戴孝”。過了不久,龍木也隨主人魂歸西去,一家人后悔不已。從此,一家人就對鳳木疼愛有加,精心呵護,使鳳木長勢更好。又過了若干年,當九十多歲的太太婆過世時,一家人接受了龍木的教訓,首先就給鳳木“戴孝”,才使得鳳木枝繁葉茂。這些當然只是傳說,現(xiàn)在凡見到鳳木的游客無不稱贊,還有的游客愿出5萬元10萬元的高價要買鳳木,但都被蔡元升一家拒絕。
后人有詩云:“祖先為官在云和,百姓贈送黃楊木。一龍一鳳成雙配,現(xiàn)存鳳木不見龍!笔チ她埬緦嵲谧屓送锵АH绻阌袡C會去寺平古村,不妨去看一下這株傳奇的黃楊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