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畫紅蠟燭是魯光的專利
那時候畫畫畫著玩的,沒有什么愿望。朋友說辦個畫展,國家畫院給我辦了,中國美術報也給我辦了,辦了畫展以后,底氣足了。在日本辦展覽時,最后一天,1200人來看,展出的是我的紅蠟燭系列作品。
說起來這個系列作品,得到的啟示你們誰也想不到,那是我當浙江選美比賽評委的事,我們先私訪,在她們練習的時候,到身邊去看看,氣質怎么樣,形體怎么樣,素質怎么樣。私訪以后先打分,然后當夜根據他們的才藝表演再打一個分。前十名就這樣評出來了,出來十個美女,跟我們到靈隱寺,我給她們照相,背景里面的蠟燭很茂盛,她們排成兩排湊過去,哎呀,那個漂亮。回北京以后,忘不了那個蠟燭,美女都忘干凈了,我就畫了張蠟燭。這個蠟燭以前還真沒人畫過,他們說這是魯光的專利。
這個蠟燭在國外很受歡迎。在新加坡的一家畫廊,女老板很懂藝術,丈夫不懂,他自己喜歡這個蠟燭,從他老婆的畫廊里買了一幅掛在家里。我說你不喜歡藝術,但喜歡我的畫。他說“我每天都對著你的畫喝茶,看了五分鐘,蠟燭就動起來了”,我知道那是他看花了眼。英國的一家畫廊,看到我的蠟燭掛歷,他說“魯先生你的蠟燭在西方很值錢,你這個蠟燭性感”,我吃了一嚇,西方的性感是很刺激、很強烈的意思,跟我們理解不一樣。蠟燭成了我的一個代表作,但人家知道魯光畫牛,很少知道魯光畫蠟燭。魯光牛,魯光牛,朋友送領導也是牛,弄得我不得不畫牛,沒完沒了畫牛了。畫家夢也算是實現了。你若是問魯光還有什么夢?這個生命不停止,夢想不結束。有夢才能去圓夢。有夢想才有想象。
“不要因為朋友一出問題就拋棄他”
我的小孫子好吃,有一天他來找我。“爺爺,我問你一個問題,我有一天長大了能像你這樣到處有人請我吃飯就好了”,他問的是怎么交朋友,交朋友有那么幾條,自己要有本事,有本事可以交到好朋友。第二,朋友不要疏遠了。第三對朋友要真誠。第四朋友有好有壞,好朋友要深交,壞朋友要遠離。不忘老朋友,多交新朋友。
年輕時,我交往的朋友都是大名人,像范增。富朋友、官朋友現在不需要和他們交往,不忘老朋友就行了。多交新朋友,我回老家以后,從鄉村干部到農民,朋友也很多。在北京交了一批草根朋友。他們憑一雙手要養活一家人,這些人生存能力都很強,齊白石也是草根出來的,小孫子對我說,爺爺你也是草根畫家。對,我也是從草根出來的。
知心貼己的是朋友,有錯誤的也是朋友,有毛病的也是朋友。不要因為朋友一出問題就拋棄他。健立寶的李總后來出事了,在醫院躺著,半身不遂,我去廣州誰都沒看,就去看他。我還有一個朋友,在監獄里,本來想去看他,最后還是托人捎了本《我的筆名叫魯光》進去。范增當年在法國的時候很孤獨,讓人帶了一首詩給我,我給他回了一封信,通過澳大利亞朋友寄的,我說“你是藝術家,多畫畫,少說話。我有本冊頁,都是朋友畫的,我把最后一頁留給你”,他回國以后,問起我有沒有這個冊頁,我說當然有,他當天晚上就拿回去畫好。像李寧,拿了幾十次世界冠軍,有一次我們見面了,漢城奧運會之前,他說“魯老師你寫過那么多人,我卻一個字都沒寫過”,“對了,你拿了那么多世界冠軍,門庭若市,我還去寫干什么。這次漢城奧運會你失敗了,我就來寫你”,結果那次他頂著困難上去,真失敗了,第一個就掉下來了。我去找他,進去以后,他蒙頭大哭。我們找了個墻角坐下來,我說李寧,我來實現諾言了,現在到處說你輸了還笑。“魯光你看,我是世界冠軍,我輸了就哭,那太掉份了。最難受、最痛苦的是我,誰也頂替不了我。”人的輝煌一生,常常以失敗告終。登山到了珠峰頂,肯定要往下走,不然就登天了。不要以勝敗論英雄,很難。于是,我寫了一篇《你能理解李寧么?》,罵他的人后來都寫信給他,“李寧,你永遠是我們的體操王子”,這句話不是我們中國人先說,是韓國人先說。我們在墻角聊天的時候,一個韓國少女拿著鮮花過來,說“李寧,你永遠是我們的體操王子”。寫了那個文章以后,李寧在深圳告別體壇時,唱了首歌“揮揮手,難說再見”,下來之后,他說,“魯老師我得敬你三杯酒,在我那么困難的時候……”,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根據錄音資料整理,未經魯光本人審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