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緣
錢塘江作為浙江第一大河,自古以來都是浙、贛、徽、閩等地往東出海的交通要道。由于上世紀60年代開始修建桐廬富春江水庫,其落后的船閘最終卡住了這條黃金水道的咽喉。隨著經濟的發展,錢塘江中上游地區要求恢復航運的呼聲日漸高漲。
2004年9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會同交通部在杭州市組織召開了《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審查會議。交通部、水利部、太湖管理局、江蘇省交通廳、上海航運管理處、省政府及省級各相關部門的代表參加了會議。
浙江地處長三角南翼,河網密布,自古以來航運發達。是我國內河水運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內河航運體系及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并率先實現現代化的關鍵時期,省交通廳適時提出的“水運強省”工程,對全面發揮內河航運的優勢,優化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完善綜合運輸體系,促進長三角經濟一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浙江省內河航運發展的規劃目標是: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用20年左右時間,逐步建成與浙江省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其他運輸方式相協調、網絡暢通、結構合理、系統完善、技術先進、保障有力的現代化內河航運體系,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和有競爭力的運輸服務。
浙江省內河航運的發展思路:以主要通航1000噸級船舶的三級及以上航道和部分通航500噸級船舶的四級航道建設為重點建設骨干航道,加快港口結構調整步伐,重點布局和建設集裝箱等專業化碼頭,強化全省內河港口的功能和地位,形成機構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信息暢通、優質安全、便捷高效的港口體系,并逐步發揮區域物流中心作用;以京杭運河船型標準化示范工程為契機,加快淘汰水泥質、掛槳機等落后船型,大力推廣專業化、標準化系列船型;加快構筑內河集裝箱快速運輸系統、能源和大宗物資安全運輸系統;建設“數字航道”,完善內河航運發展的支持保障。
對于金華這曾經享有水運輝煌的城市來說,建設航道港口、實現內河復興無異于一針興奮劑。航運復興繁榮,這是多少金華水運人的夙愿!
金華要大力發展內河航運的話題,一下子似乎又熱了起來。金華人聞風而動。
2006年6月30日,浙江省交通廳和金華市政府在蘭溪市召開了評審會,通過了《金華市內河航運發展規劃》和《金華蘭溪港總體規劃》。金華市內河航運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三干二支四港一庫”.“三干”為蘭江、衢江和金華江干流航道;“二支”為義烏江、武義江支流航道;“四港”為蘭溪市轄內的蘭溪港,婺城區轄內的婺州港,義烏市轄內的義烏港和武義縣轄內的武義港,蘭溪港是“四港”內的主港口;“一庫”為東陽市轄內的橫錦水庫。
根據規劃,金華航運腹地的貨物可通過水路向東經杭甬運河直達寧波港;向西經鄱陽湖進入長江,大大縮短了到達武漢、重慶等長江中上游城市的距離;向北經錢塘江、京杭大運河與江浙滬江南航道網相連,可達上海、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市;金華內河航運可以說是江浙滬江南航道網的拓展,是京杭大運河的延伸。
一連串的利好消息也接連不斷。
好消息:2007年6月12日,浙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港航強省”的發展戰略。
2008年11月9日晚,中央臺播報了由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落實這些措施的投資額到2010年底約需4萬億元人民幣。
又一個好消息:2008年11月20日,浙江省發改委為了響應中央有關推動經濟持續發展部署,不少項目爭取年內審批、開工。在及早審批、開工的17個項目中,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項目名列其中。從桐廬富春江船閘改造到中上游的河道整治,規劃總投資接近100億元,其中蘭江、衢江(金華段)的工程款高達36億元。
繼續一個好消息:2009年12月12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在武漢召開的內河航運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內河航運是綜合運輸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自中央擴大內需資金后,內河水運又添佳訊。
4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呂祖善專門召開“港航強省”會議,對錢塘江中上游的航運開發作出了重要指導意見。
2010年3月11日,在全國“兩會”之際,時任全國人大代表、金華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閻壽根、金華市市長陳昆忠等代表建議,加大對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力度,恢復錢塘江往日輝煌。
追積
2011年8月的杭州,驕陽似火。8月19日至20日,交通運輸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翁孟勇冒著酷暑,連續考察新安江和富春江船閘,指導錢塘江中上游航運振興工程,并聽取浙江交通運輸工作匯報。翁孟勇充分肯定浙江交通取得的成績,殷切希望浙江交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在全國交通又好又快科學發展中起好帶頭作用。時任浙江省副省長王建滿,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郭劍彪等陪同考察。
實地考察水利樞紐,支持航運振興。8月19日下午,翁孟勇一行不顧舟車勞頓,一下飛機便直奔新安江水電站。
翁孟勇詳細了解了新安江水利樞紐的建設、發電以及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情況后,直奔大壩一側的升船機,探尋上百米落差條件下航運恢復的可能性。他說,從新安江的地理和生態環境看,依靠升船機恢復航運更具操作性,希望浙江交通運輸部門做好這方面的前期研究。
20日一早,翁孟勇來到富春江船閘。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王德寶向他匯報,富春江船閘是錢塘江中上游航運復興的一個節點,目前的船閘只能通過100噸的小船,而且開閘頻率很低,導致上游金華蘭江、衢州衢江的航運基本處于癱瘓狀態,而兩岸對水運的需求非常大:僅桐廬建德一帶水泥煤炭建材的水運需求量都在每年4300萬噸左右。富春江船閘擴容改建工程刻不容緩。
郭劍彪介紹,近年來,國務院、交通運輸部都十分關心富春江船閘改建擴容工程,在各方努力下,前期工作已經基本完成,預計年內可以破土動工。郭劍彪說,浙江內河水運自古發達,過去一段時期由于認識上的差別,水運在綜合運輸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間,浙江交通將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建設“港航強省”戰略,著眼于構建綜合運輸體系,致力于謀求內河航運復興。主要做法是北提升:提高浙北航道等級;南暢通:發揮甌江航道作用;西振興:錢塘江中上游航運復興。
翁孟勇表示,部里一直很重視浙江的錢塘江中上游航運振興工程,這次來調研后更加堅定了發展錢塘江航運的決心。翁孟勇說,富春江船閘目前看來是萬事俱備,交通運輸部非常明確,要支持這個工程的順利推進。同時也支持錢塘江航段的整治,將來結合船閘好好地建設改造,規劃要著眼于未來,要有遠見,因為這不光是對杭州,對金華、衢州乃至浙江的水運整體復興都很有意義。
2011年8月,時任金華市委副書記、市長徐加愛專題聽取衢江金華內河航運開發進展情況匯報,并要求港航部門盡快將衢江開發可能帶來的防洪問題以及建設時序等問題專題向市政府匯報,并盡快明確方案,爭取早日獲得批復。
行動!行動!金華人迅速行動。
為響應省委建設港航強省的發展戰略,2008年3月,金華市政府批準成立金華市婺舟航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注資2000萬元,緊靠鑼密鼓地開展了金華內河航運開發建設的各項前期工作。
金華市、蘭溪市、婺城區政府專門成立了由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港航開發建設領導小組。
金華港航部門開展了防洪、環保、水土、水資源、庫區防護等一系列專題研究工作,專題研究取得的成果對衢江開發“工可”報告和初步設計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事實表明,一場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的攻堅戰將在金華發起,“港航強省”、“水運強市”的擂鼓將響徹整個八婺大地。
金華水運大發展機遇的到來,也將因此而掀起水運建設的高潮,屆時,原已棄水走陸的貨運量,尤其是大宗物資將會重新步入水運的軌道上來。金華境內特別是蘭江上的貨運船舶將順暢地經過富春江、錢塘江進入京杭運河,到達長江沿線各港口碼頭。或進入杭甬運河,從寧波出海走向世界各國,將不再是夢想。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