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苑、通訊員楊德林
12月2日,“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主題演講比賽在金華雷鋒館舉行。來自浙江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分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及社區、公益組織共22名選手參加了本次比賽。金華市文明辦、金華市關工委、金華市慈善總會有關負責人及婺城區委宣傳部有關工作人員受邀到場擔任嘉賓及評委。
少年強則國強,新一代“小雷鋒”彰顯中國力量
“少年強則國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不忘初心就是堅守人性本真的善良,為身處困境中的人們帶去我們力所能及的溫暖和希望……”演講臺上,來自金華廣播電視大學的選手羅漪婷一番慷慨陳詞,讓在場觀眾為之振奮,為之鼓舞。演講中,這位新時代的大學生講述了今年春運期間,她在金華火車南站和志愿者們一起服務乘客返鄉的經歷:有個志愿者跑過來告訴我,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已經蹲坐在售票大廳的角落好幾個小時了,我聽了,馬上和幾個志愿者跑去詢問。老爺爺說話鄉音很重,幾番周折才明白,老爺爺是陜西人,早上請了假來買K字頭的火車票,結果售票人員告訴他,這火車票早在半月前就開售,目前已售完,高鐵票也所剩不多。看著老爺爺惆悵的表情,我示意志愿者們到一旁商量,10人都愿意分攤老爺爺買高鐵票高出普通票的差價。于是,我們很快將剛買好的高鐵票遞到了老爺爺手里,并告訴他,這票打了五折,是志愿者特意向車站申請的,并給老爺爺講了上車的時間,叮囑他千萬別誤了點。老爺爺接過這張回家的車票,把錢交到志愿者手里,激動得熱淚盈眶,說不出話來……
“初心是什么?初心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是軍民一家,民擁軍,軍愛民的魚水深情……”婺城區消防大隊的消防官兵張家建講述了自己和戰友們的親身經歷,詮釋著他矢志不渝的消防官兵的擔當,和百姓生命財產安全高于一切的不變信仰。演講結束,張家建向在場觀眾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臺下掌聲久久不斷。
95后姑娘楊歡是剛入職“山山家”的新員工。演講中,她講述了自己初出茅廬,來到陌生的職場環境,從最初對這個民營企業何以將雷鋒精神融入企業文化,何以將公益活動安排入日常工作的困惑,到認同這種兼顧社會使命,傳遞人間溫暖的企業文化,直至如今很快投入到志愿者服務隊伍中去的蛻變,引來觀眾席的陣陣唏噓,頻頻點頭。
選手們紛紛從自身經歷出發,結合身邊及轟動全國的人物故事,深刻講述了“十九大”精神在這些“小雷鋒”,新一代志愿者心田上點出的片片漣漪,給偉大中國夢以恢弘的回響。比賽最終選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4名和優勝獎13名,“環保老人”曹榮安及參賽嘉賓為獲獎選手頒獎。
勇立潮頭話擔當,八旬“環保老人”播撒紅色希望
“這次演講中,這些‘小雷鋒’和新一代志愿者給了我很多的驚喜,我看到了雷鋒精神在下一代心田上已然生根發芽,與‘十九大’提出的時代精神融為一體,煥發出光芒萬丈的紅色力量。作為雷鋒精神的傳承人,環保理念的傳播者,我深感欣慰。我將不遺余力,砥礪前行,為呼吁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奔走呼號。”演講比賽結束后,年已八旬的“環保老人”曹榮安激動不已。
而在此前,在“十九大”召開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這位白發老人已深入社區、走進學校,進行了16場“十九大”精神主題宣講。這期間,他曾累倒,被送進醫院。然而,一股剛強的意志驅動著他早上吊瓶,下午依舊拖著病體,激情澎湃地走上宣講臺,因為“‘十九大’精神給我無限希望,‘中國夢’讓我的腳下有了力量”。
“十九大”召開期間,80歲的曹榮安帶著一隊志愿者在金華市區江北人民廣場等地辦巡展,忙得不亦樂乎。他將1萬多張蓋著郵戳的回收郵票拼成了一個個飽含正能量的大字,“全面法治”、“共筑中國夢”、“強軍夢”、“綠色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帶一路”、“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他獻給這個舉世矚目的中國盛會的一份飽含心意的賀禮。
在曹榮安看來,自“十八大”以來,舉國上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要和金華市民一起,把這些讓老百姓過上美好新生活的關鍵詞“秀”出來。
這份獻給“十九大”的“賀禮”引起了《人民日報》等全國30多家主流紙質媒體的共同關注,在網絡上出現大量轉載。曹榮安的“雷鋒情”感染了大江南北的人們。
早在2010年,曹榮安就拿出雷鋒藏品1.3萬件,創辦金華雷鋒館。金華雷鋒館落成當日,雷鋒生前戰友組團出席揭牌儀式,金華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到場祝賀。
金華雷鋒文化館位于市工商銀行負一樓,總面積430多平方米。在這個有些局促的地下室小課堂里,環保的陽光卻無處不在。用于解說雷鋒螺絲釘思想的道具、坐靠寫字的桌椅、無一不是低碳回收的產物。曹榮安就是那個變廢為寶的魔法師。眼觀四周,過期掛歷的空白反面被印上雷鋒頭像掛在墻上,廢棄的廣告銅版紙被重疊在一起,替代了展陳KT板,一只只曾被丟棄的拉桿箱,被曹榮安和志愿者們清理干凈,翹首等待著它們發揮作用的時刻……
多年來,曹榮安視環保事業、雷鋒精神傳承為己任,奔走各處,熱情呼號。在香港,在澳門,在臺灣……曹榮安無時無刻都在踐行著他的環保理念,走到哪兒,撿到哪兒。在日本,在韓國,在朝鮮……曹榮安不分國界地宣傳著中國人的雷鋒思想,走到哪兒,講到哪兒,他的環保理念及雷鋒精神宣講詞被現場翻譯為多國語言,遠播全球各地。
曹榮安個人也先后獲得“浙江省首屆慈善獎個人獎”、“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殊榮,兩次與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
贈人玫瑰手留香,
社會各界共筑時代夢想
自“十八大”以來,婺城區社會各界共攜手,努力將雷鋒精神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精神相融合,共同建設和諧社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16年5月,婺城區首個校園雷鋒事跡展覽室在金華市環城小學成立。據悉,金華市環城小學雷鋒事跡展覽室由金華雷鋒文化館捐建,室內展陳有200多件雷鋒紀念品,包括《雷鋒志》等雷鋒主題書籍、1963年5至6期《中國青年》(山東版本)及其少數民族文版、《解放軍畫報》、宣傳畫、雷鋒徽章、雷鋒頭像瓷盤、25任雷鋒班班長個性化郵票等。
近年來,金華市環城小學依托傳統文化傳播與傳承,積極踐行“暖教育”。小朋友們剛放了寒假,就開始送“福”下鄉,把自己寫的“福”字和春聯送給大家;還手把手地教老外叔叔寫毛筆字,讓這中國年的紅火溫暖國際友人。他們有的到醫院當起了義工,到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到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小朋友們,盡己所能,讓校園外的弱勢群體感受到人間的關懷和溫暖。他們有的到雷鋒紀念館看望了“環保老人”曹榮安,后又來到社區,挨家挨戶上門宣傳垃圾分類、煙花爆竹禁限燃,給小樹做保暖,以自己的方式,呼吁越來越多的人關愛環境,低碳生活,給地球母親以溫暖。
2016年5月,浙江山山家食品有限公司被授予“學雷鋒活動基地”稱號。在金華,“山山家”儼然已成為企業公益的引領者。
近幾年的臘八節清晨,天方破曉,凜冽的寒風刮得人臉有些微疼,這一天,金華市區很多人家不約而同地沒有做早飯。趕去上班的企業白領、晨起鍛煉的退休工人、早起上學的小朋友……他們陸續走出家門,在某一片紅色制服前停下,接過一碗熬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熱騰騰的臘八粥吃進嘴里,暖到了心里。
這樣的施粥活動,“山山家”堅持了八年。由此,一種暖心的默契在這個企業與金華廣大群眾之間悄然生成。這碗“微不足道”的臘八粥漸漸成為金華城市街頭獨有的“寒冬時尚”。“山山家”贏得了金華群眾的欽佩,成百上千的臘八施粥公益活動志愿者從金華的四面八方趕來,如今,每年的施粥隊伍已壯大到400余人,并還在增長中。
其實,“山山家”的公益品牌也曾經歷過一段長跑,在企業內連續三年開設“暑期小候鳥班”,圓了企業內100多名外來務工父母的“親子團圓夢”;專門設立哺乳室,圓新媽媽“終生哺乳”的“健康育兒夢”。后來,“山山家”走近社會中需要幫助的人們,連續一學期、每周一次,給箬陽中心小學、塔石小學等偏遠山區小學送去2萬多只面包,圓大山里“從沒吃過面包”的留守兒童的“面包夢”;帶著全套烘焙設備,走進啟圣聾啞學校,圓了聾啞孩子“當一個面包師”的夢想。再后來,“山山家”拾掇起遍地的“微夢想”,能實現多少,就實現多少,為抗戰老兵、細菌戰受害老人送去節日慰問,給孤寡老人過集體生日,為白龍橋天姆山小學的孩子們辦一場畢業晚會,將王風爺爺的木槿花移栽到他們的新工廠,圓一位95歲老人的“花圃夢”……
在浙江山山家食品有限公司“微公益”的影響和帶動下,浙江潤華機電有限公司、歡顏攝影等企業紛紛加入臘八施粥的公益活動,大量企業員工踴躍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參與到社會“微公益”活動中來,在金華地區形成了一股共創和諧社會、共愛弱勢群體的“雷鋒潮”。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