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前、利在千秋的事業,是實現“全面小康、浙中崛起”總目標的重要基石。婺城區金蘭、沙畈兩大水庫作為金華市區百姓飲用水源地,安全的治安環境和良好生態環境承載著民生福祉,如何護衛金華“大水缸”,婺城警方一直不斷在探索、完善。
今年以來,婺城公安分局深入踐行“兩山”理論,落實護航生態廊道建設各項措施,聚焦金蘭、沙畈水源綠色發展,問計金華“大水缸”保護,立足公安職能,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婺城公安答卷人”活動,協調各方積極構建護水警務共同體,提升保護水源地水平,以實際行動增進人民福祉、守護綠水青山。
浙江在線記者酈莎
做美“大鄉村”,
守護綠水青山生態環境
金蘭、沙畈兩大水庫是金華市區百姓飲用水的“大水缸”,水源地保護工作不容小覷,然而,庫區捕獵野生動物、亂砍濫伐林木、非法盜采砂石等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嚴重影響綠水青山生態。
去年,在日常工作中,水政監察保衛科發現金蘭水庫有人進行非法捕魚,瑯琊派出所接警后,馬上著手進行調查。由于水庫庫區面積太大,很難知道非法人員從哪個地方進入,加上他們大都是趁著夜色行動,抓捕難度很大。“我們前后蹲守了差不多一個多月,才找到線索。”瑯琊派出所所長華天翔回憶。
2017年8月9日,辛苦蹲守終于有了回報,晚上12點,三個人駕著漁船偷偷往水庫進發,為了確保人贓俱獲,派出所的民警們按捺住心頭的激動,靜靜地等在岸邊,凌晨四五點,三個非法捕魚人員駕著漁船漸漸往岸邊駛來,苦等許久的民警們一下子精神起來,他們收網的時間也到了!漁船一靠岸,幾個民警便一躍而起,還沒等對方反應過來就把他們制服了。當天,現場共繳獲蝦籠36個,漁網一張,拋竿6根,白鰱魚/花鰱魚9條,除三人被刑事拘留外,后續民警對購臟的2名人員也進行了刑事強制措施。
華天翔告訴記者,除了非法捕魚,亂砍濫伐林木、非法盜采砂石等行為也影響著庫區水質環境。為此,婺城公安堅持“涉水必查、查必從嚴”的原則,落實“三長制”(廊道警長、項目警長、河道警長),切實保護水源地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
廊道警長守土有責。開展“凈水”專項行動,對盤踞在白龍橋鎮、瑯琊鎮一帶的4個非法盜采砂石犯罪團伙進行集中收網,徹底清除了嚴重破壞環境、危害發展的“毒瘤”。
項目警長護林有方。與林業部門聯合開展生態保護專項行動,全面開展涉水工程項目及周邊涵養林區治安巡查,嚴厲打擊捕獵野生動物、亂砍濫伐等違法犯罪。
河道警長治水有效。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對桐溪、白沙溪、漪溪等庫區源水保護,實行局領導、派出所所長、警務區民警縣鄉村三級直管包干,定期巡查、調查走訪,助力打贏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
截至目前,婺城公安共破獲涉水刑事案件2起、治安案件13起,打處違法犯罪嫌疑人22人,勸誡私自垂釣人員450名,收繳魚竿140余根、漁網14張,小船、橡皮圈等捕魚設備11個,為積極構建“岸綠、水清、景美”的和諧生態環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聚焦“大民生”,
踐行云上公安智能防控戰略
沙畈、金蘭水庫庫容量17679萬立方米,涵養林57.45萬畝,轄區瑯琊派出所僅有警力20余人,如何科學用警、科技興警,最大發揮警務效能?踐行云上公安智能防控戰略絕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天上有“眼”全天候看護。近年來,婺城公安加快推進“雪亮工程”建設,針對沙畈、金蘭水庫點多面廣的實際,以“兩庫一廠”周邊以及溪流沿線為重點,按照“政府管質、集體管面、個人管量”的建設原則,在桐溪、白沙溪沿線重點部位安裝社會面監控560只,沙畈、金蘭水庫安裝自建監控245只,在廠區門口安裝車輛進出識別系統,在員工宿舍區安裝智能門禁系統15套,構建全覆蓋的視頻實戰網絡體系,確保“車過留痕、人過留名”,進一步提高社會治安掌控能力。近兩年來,金蘭水庫、沙畈水庫、金沙灣水廠實現零發案、零糾紛、零事故,瑯琊、沙畈轄區涉水案件同比減少近30%。
單位有“碼”全要素管控。“以前,我們都是靠自己跑斷腿,現在,只要用機器掃一掃,很多信息一目了然。”瑯琊派出所民警拿出移動警務終端,向記者進行了展示。據了解,考慮到瑯琊派出所人手不足的現狀,去年下半年,婺城公安創新“以業管人”手段,向科技要警力,對“兩庫一廠”實行“二維碼”管理,民警通過移動警務終端“掃一掃”,一網展示治安負責人、內保從業人員、企業員工等基礎信息,實時反映消防安全檢查、安保器材配備等落實情況,系統自動推送管控周期到限、高危人員流入等提示預警。二維碼”管理告別了過去信息采集跑斷腿的難題,從“汗水警務”正式向“智慧警務”邁進,有效提升了警務工作效能。
地上有“網”全時段服務。護航金華“大水缸”,源頭管控也是關鍵。對此,婺城公安堅持“主動警務、關口前移”,在沙畈鄉白沙溪源頭建立警務室,綜治網格與警務責任區深度融合。今年以來,警務室共排摸污染環境、非法捕撈、破壞治水設備、干擾涉水工程等違法犯罪線索10條,落地查實6條。同時,警務室踐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實行“陽光坐席”,為群眾提供上門辦證、監控查詢、法律咨詢、矛盾調解等服務,讓庫區群眾真切感受到“警察在身邊、民生有保障”。今年以來,警務室共化解糾紛68起,沙畈鄉30個村居中,實現“無案件、無糾紛、無信訪、無隱患”21個。
護衛“大水缸”,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水源地保護涉及公安、行政執法、環保、水庫等多個部門單位,以前,由于部門聯動不足,存在著單打獨斗、各自作戰,執法巡查未形成合力的情況。為此,婺城公安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建立“七方聯合執法”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記者了解到,“七方聯合執法”的“七方”包括公安、行政執法、漁政、林業、環保、水庫、鄉鎮七個部門,通過明確職責分工、定期開展會商,營造涉水信息共享、矛盾糾紛共調、問題隱患共治的工作氛圍。在此基礎上,各部門還抽調人員成立了公安藍+林業綠+漁政白+水庫橙+紅袖標的“五彩護水隊”,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開展“水陸兩棲”聯合執法,對水源地船舶運營、養殖網箱、山林防護、水質監測、堤壩保護、游泳垂釣、偷魚挖沙等情況開展全方位巡查,合力構建護水警務共同體。
護衛“大水缸”除了部門聯動,群眾和企業的積極參與也不可或缺,樼鸾鹕碁乘畯S作為庫區重點單位,傳統防范已經不適應當前新形勢。聚焦瑯琊金沙灣水廠安防工作,婺城公安深入排查水廠安保漏洞,強化防暴群眾性自衛單元建設,為水廠購置鋼叉、盾牌等防護裝備7套,定期組織攻防演練、開展壓力測試,完善等級響應及水源防暴加強內保、員工防暴技能培訓,筑牢全民防暴防線。
此外,為營造水源保護法治環境,婺城公安主動適應深化依法治國、法治金華、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新要求,聯合區水務局出臺《婺城區劃定禁漁區范圍和設置禁漁期工作方案》,進一步清理了相關法律法規條款,為用全法律依據、用足“勸罰扣拘”懲處措施提供了政策保障;充分發揮“黨建+”作用,會同村委會,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保護水源地生態,正確處理垃圾污水,齊力創建文明城市、美麗鄉村,更好地引領和規范了社會生活。
“現在,大家都自覺養成了保護庫區環境的意識。前段時間,還有庫區老百姓主動幫我們抓住了在庫區非法捕捉野生石蛙的違法人員呢!毕嚓P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婺城公安也將強勢推進水資源保護,全力做好護衛金華“大水缸”工作,著力打造新時代“綠水青山”婺城樣板。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