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近年來,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積極構建“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以群眾、企業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為目標,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營造服務最優、效率最高、門檻更低、成本更小、體驗更好的辦事環境和發展環境。實施改革以來,百姓的獲得感如何?改革縱深推進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和瓶頸?帶著這些調研問題,我來到局注冊大廳開展實地調研。根據轄區特點,為方便城市居民、農村村民就近辦理證照,共設置兩個服務窗口,一個是在婺城新城區的行政服務中心,還有一個設在江北老城區的芙苑路。
前不久,我首先來到了芙苑路辦事大廳的服務窗口。大廳雖面積不大,設施簡單,但井然有序,辦事群眾不少,卻未出現排長隊的現象。辦事窗口一工作人員介紹:這應該歸功于互聯網,年輕人喜歡嘗試新事物,利用手機APP、電腦填寫申報材料,高效便捷,實現“零跑動”,同時大廳內的自助終端一體機也發揮了不少作用。
大廳左側墻上寫著“伊老師先鋒服務崗”幾個大字,這是區市場監管局去年創建的黨建品牌。一位大姐正在向伊軍同志咨詢辦理事項。伊軍耐心講解,還不時地用鉛筆在紙上劃出哪些地方需要填寫,應該怎么填。大姐對服務贊不絕口,“伊老師很耐心,講的又通俗明了,上年紀的人也能聽懂”。同時她也提出“如果能在家門口的銀行辦業務就更好了”。一旁的葉科長立即介紹:目前,區市場監管局已與相關銀行展開合作,開通“工商注冊通”企業登記代辦業務,為新設企業提供從名稱預先核準、登記核準到賬戶開立全過程的“一站式”服務。這也是婺城曾作為全省試點率先運行的。我對伊軍同志的服務態度給予肯定,同時也意識到一些便民的好措施還存在推廣度和公眾知曉率不夠的問題,還需進一步加強宣傳。
臨近中午,辦事群眾井然有序排隊等候。這得益于大廳推出的延時服務。其實這項服務一直在做,如果遇到復雜難辦的事項,工作人員錯過飯點也是常有的事。最近,大廳將延時服務制度化,制定值班表,實行輪崗制,安排部分工作人員下午提早半小時上班,減少辦事群眾的等待時間,避免了辦事群眾出現“急、忙、趕”的問題。“利民之事,絲發必興”,再微小的服務只要對百姓有利,就值得我們付出努力。
針對“放管服”改革,中央要求在放寬市場準入方面,要做到“六個一”:包括“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放出活力,管出公平。對此我感慨頗多,深化改革必須從思想上擁抱改革,“最多跑一次”,跑出了工作效率,跑出了優質服務,在縱深推進過程中,還需要從百姓關注的焦點、辦事的難點中尋找突破口,什么事難辦就辦什么事,盡快補上短板。
接下來,我將立足職能,圍繞“放管服”這三個字,繼續到基層群眾中去發現問題、尋求答案,獲取智慧。
(作者系婺城區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