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益豐
每年五月,都是迷人的季節,天空是那樣的湛藍湛藍,偶爾有一朵或兩朵白云悠然其間,淡淡地,或舒或卷,輕盈曼妙;風暖暖的,柔柔的,沒有任何做作,樸實無華,淡雅清香伴隨而來。
白云是她的侶伴,清風與她同行,縷縷清香沁人心脾。歡樂開心時,隨風飄揚在我的身旁;憂傷煩惱時,隨風飄散緲無蹤跡。梔子花,我心中的花。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稍遜荷花的清高淡雅,略輸梅花的傲骨凌霜。她平淡無奇,山崗上,小路旁,隨地可見,順手可摘;白白的花瓣,黃黃的花蕊,晶瑩無暇。手捧花兒,仰面天空,躺在大地母親的懷抱,陽光、藍天、白云、自由飛翔的大雁、泥土的芬芳——這是怎樣的一種享受!是的,這時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
我所生活的城市,有閃爍的霓虹,有炫麗的著裝,可是沒有潔白的梔子花;有蛋糕的香味膩人,有香水的香味刺鼻,可是沒有梔子花的清香滌蕩身心,令人神清氣爽。躑躅于灰色冷漠的建筑群落之間,趔趄于如流的鐵盒子般的車輛之間,讓人眼花繚亂,身心疲憊。喧囂充盈滿耳,而心卻越加孤獨。只把自己交給一雙手、一雙腳,忙碌著,不知日落日出;奔波著,不知花開花謝……
一天不記黑白,四季不見紅綠。只有在深深地夢里,在偶然的轉身處,那一抹梔子花的清香從很遠很遠的地方飄來……
梔子花是平民的花,她們開在村頭、路旁、庭院。大大方方地綻放,悄無聲息地吐出芳香;ㄆ谝贿^,又一聲不響地跌落枝頭,融入泥土。沒有玫瑰、牡丹那般嬌氣做作,這些平凡的梔子花,只要掐下一枝,插入土中,便可存活,不擇水土,更無需精心伺弄。
記得小時候,每到梔子花開時,奶娘就會摘下一朵,插在發間。奶娘忙碌的身影穿梭于廚房里、屋檐下,花香隨即在這農家小院彌漫開來。
在那個年代,貧瘠單調的農村,沒有哪一種花,能如梔子花這般受到歡迎。河岸浣洗的小姑娘,屋后搭竹架、引瓜藤的大嬸,槐樹下乘涼的老奶奶,人人頭上都開著一朵梔子花。一朵,兩朵,三朵……這些潔白素雅的花兒,在鄉間到處盛開著,插入發間,別在胸前,藏在姑娘、小伙的掌心。初夏,整個村莊,似乎在舉行一場盛大的花事。
在集鎮上,小姑娘手捧飯盒,叫賣著:梔子花、梔子花,一角一朵,那清脆的叫賣聲中,傳出陣陣清香……
從春天到初夏,都可以看到梔子花的白色花朵。高雅的香氣令人無法忽視她的存在,就像是開放在黑夜里芳香純白的梔子花一樣,有強烈的感覺到處充滿女人味。
也有解釋說梔子花的花語是--“永恒的愛與約定”。很美的寄托。大意是因為,此花從冬季開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會綻放,含苞期愈長,清芬愈久遠;梔子樹的葉,也是經年在風霜雪雨中翠綠不凋。于是,雖然看似不經意的綻放,也是經歷了長久的努力與堅持。或許梔子花這樣的生長習性更符合這一花語。不僅是愛情的寄予,平淡、持久、溫馨、脫俗的外表下,蘊涵的,是美麗、堅韌、醇厚的生命本質。
歲月可以淡去一切,可我堅信不會忘記那些曾經帶給我快樂和幫助的人,感嘆時光匆匆,往事如風啊。在梔子花開的季節里追憶那曾經走過的年華,一些事,一些人會隨風飄散。但,那陣陣花香,把那份記憶中純真的友情、親情深深藏在心底,如梔子花一樣,靜靜在心中綻放,香薰一生。
喜歡梔子花的清純淡雅,在時光流年安暖前行,保留一份純真,讓心底清澈如小溪涓涓流淌。駐足文字的城堡,讓詩意長存于字里行間,讓書香在華夏溢彩似畫,伴著花香靜靜臨摹花開的美好,文字留香,幸;ㄩ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