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苑、通訊員周晨璐
12月14日,由婺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婺城區就業管理服務處、金華市三分田農村電商創業園承辦,由浙江師范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協辦的2018年婺城區青年創業大賽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報名參賽項目眾多,涵蓋了生態農業、人工智能、非遺文創等領域。
經過初選賽選拔,20個項目入圍決賽。選手們從產品優勢、市場格局、人才后盾、收益預測等方面一一展示各自的項目風采。這些新時代年輕人們“腦洞大開”,著眼新需求,玩出新經濟,讓現場專家評委們頻頻點贊。
非遺新玩法,玩的就是“格調”
人文婺城,千古流芳。在婺城大地上,有無數文化瑰寶,貫穿于婺城人的煙火日常,在新時代的演進中,以其獨特的方式,歷久彌新。此次創業大賽中,就有這樣的典型。其中,“佛手雪梨膏”項目更拔得頭籌。
佛手是中國傳統珍貴藥材,生長于金華的佛手更以其卓越的藥用價值被冠以“金佛手”的美名。中醫治未病,諸如“佛手當歸飲”等以佛手為主藥的方計在婺城民間廣為流傳。創業青年葉海洪借助現代加工設備,批量化生產藥食同源的“佛手雪梨膏”。除卻自己的專賣店,葉海洪還聯合老字號藥房拓寬推廣渠道,把自家的“佛手雪梨膏”賣到溫州、杭州等地。他希望,在大健康時代,“金佛手”可以成為繼“金華火腿”之后的又一張城市金名片。
悠悠瑯峰山下,淵淵白沙泉,孕育了醇香馥郁的金華酒文化。在瑯峰山附近的白龍橋鎮,至今還保留著與之相關的地名——古方(酤坊)。在金華古子城中,更有一條酒坊巷。自清代以后,金華酒逐漸沒落,酒泉井日漸干涸,紹興酒取而代之,聲名遠揚。“金華詩酒”項目有意振興金華酒文化。一群熱血青年依托非遺傳承人陳順才做技術及品質把關;聯合金華詩人,效仿李清照,為金華酒寫詩;攜手婺文化主題餐廳、婺風茶社,組織金華酒文化沙龍。在與文化圈的不斷邂逅與碰撞中,他們承前啟后,賦予金華酒以貫穿古今的文化附加值,以嶄新的面貌問世。
跨界新組合,這里有正確打開方式
進入21世紀以來,“跨界”成為商業界的一個熱詞。最終打垮卡片機的不是同行,而是手機;打垮老牌餃子店的是訂餐電商平臺……跨界構成競爭,跨界同樣創造了新的聯盟。在此次大賽中,一批“深度跨界”項目為目前高精尖領域難題的破解提供了嶄新的打開方式。
“瑞譜生物”項目立足“指紋光譜”技術,打通大數據與血液檢測及培養兩個專業領域,實現高效精準的血液檢測和培養。目前,該項目已與金華廣福醫院等建立合作關系,就其準確率進行了大量的臨床測試。
“云端海洋”項目則將數字成像技術應用于已滅絕或瀕危生物的活態影像再現。技術研發人員采集考古或實景研究圖像,進行三維編程,實現立體化再現,并融合水體折射等模擬效果,實現高仿真。借助這項技術,后臺完成編程,只要一塊大屏幕,不用剝奪動物們的自由,也能讓大家看見海洋生物的水下生活景觀。這樣的大屏幕放進課堂,就構筑了極好的實景教學現場;進入酒店或商場,就是生動的立體景觀墻;將內容替之以旅游景區的動態實景圖,投放到全國各地,就是景區的落地宣傳。
智慧教育,媽媽再也
不用擔心我的學習
近年來,“娃娃經濟”著實博人眼球,智慧教育備受追捧。在這次大賽中,“3D創夢空間”、預見智慧教育、浙中高校、閃電約課、哆唯實境等項目紛紛亮相,從小學到高中,從課內到課外,參與瓜分這塊“教育蛋糕”。
這些項目的創業者多數有教育學和計算機技術專業背景,他們借助眼球跟蹤、習題庫、大數據計算、名師教案集錦等技術和資源,可以在后臺清清楚楚地計算出哪些小朋友在課堂上的哪些時段走了神,并在下課鈴響的一瞬間將清單“報告”給老師。他們可以默默地為每一位小朋友整理出錯題集,并找到對應的知識點,然后推送相關的新習題給小朋友,直到小朋友可以完全掌握為止。
除此之外,小朋友們還可以借助這些平臺,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比如玩個樂高,自己設計打印個3D工藝品,約個自己喜歡的老師輔導一下作業……看到這樣的服務平臺,寶爸寶媽們作何感想?
小創造大作為,
他們帶你這樣樂享生活
麥哲倫發現新大陸、瓦特發明蒸汽機、愛因斯坦發明電燈……科技推動人類歷史的大進步,然而,那些基于大科技實現的小發明,總能讓人們遇見生活的“小美好”。在這次比賽中,亦不乏生活的有心人。
“雙一流蛋衣”項目著眼目前市場中雞蛋包裝缺陷導致破碎率高這一問題,應用包裝新材料,核準研發專屬雞蛋的包裝。這種近似于硅膠材質的包裝可以讓雞蛋的破損率降低8%。除了人類,或許,這也是雞媽媽們的一大福音吧?
“愛眼衛士”項目則著眼現有手機、電腦屏幕傷眼這一巨大缺陷,有意將更具視覺舒適度的ink屏應用于電腦品牌機及智能手機中。團隊在為人們所熟知的kindle的基礎上,對ink屏幕相關技術進行了升級,可以實現動畫的流暢播放,并已與部分品牌商建立合作關系。
“大盒子智能無人洗車”項目引進德國智能洗車設備,可以實現24小時自助智能洗車,借助大功率吹風設備,讓汽車“干爽”出“浴室”。“輕而易舉”、五十邁等項目立足大學生電動自行車使用需求,在“共享單車”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進,建立校園租車平臺,方便青春路上的“綠色出行”。“小健人”項目瞄準健身房線上服務市場,通過可視化定位技術,讓會員在家里就可以看到健身房運動場地的使用情況,了解教練的課程安排等,做好時間的合理安排;會員也可以在家里通過手機跟著現場教練跳操,當動作不準確時,軟件小助手還會發出提醒。
個性定制,這個拼的是專業
個性化發展催生了“個性化經濟”。個性化定制成為不少人創業的突破口。而這次大賽中,兩位“定制達人”用自己的項目陳述為大家解答了“個性化定制”背后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愛賞玩音樂的人,或許都希望擁有一張自己的個人專輯。然而,在金華范圍內,能承接此類業務的專業機構卻很少。“樂塵”項目整合浙師大音樂學院專業人才資源,開發音樂專輯私人定制、個人演唱會承辦等業務,讓音樂制作、晚會編導等專業技術對接大眾市場。
何一清曾在工廠從事10年的寶玉石雕刻工作,后考研來到浙師大。自古以來,珠寶首飾都為女性所熱愛。然而,寶玉石是個十分專業的領域,市場上魚目混珠者常有,哄抬價格者更多。除此之外,由珠寶公司統一出貨的大眾款珠寶在形制上早已無法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于是,何一清攜“維蓮”項目參賽,試圖打破買賣雙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作為中介對產品品質進行把關,為珠寶的“個性化定制”保駕護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