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紅星、攝影黃詩媛、傅衛明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為“呵護自然人人有責”。當天上午,一場以“保護自然環境共建生態婺城”為主題的2021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在婺城區瑯琊鎮舉行,全區各鄉鎮機關工作人員、中小學學生和家長以及各行各業的環保志愿者們相聚在美麗的白沙溪畔,共同開啟一段奇妙的探索之旅,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文藝演出聚人氣低碳環保宣傳忙
白沙溪畔,天藍如洗,綠蔭如潮。上午9時,悠揚的開場舞曲《白沙嬉趣》拉開了活動序幕,一支《蜂鳥飛舞》再現了小蜂鳥流連山水忘歸來的美好情景,快板《美麗婺城我的家》道不盡游子心中的家鄉情,環保歌曲《夢開始的地方》更是用詩一般的語言呼喚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
在動聽的歌聲和優美的舞姿之余,活動現場還增設了游戲互動環節。“請說出三種以上有害垃圾。”“五水共治是指哪五水?”“怎么做可以更好地保護野生動植物?”……寓教于樂的環保知識競猜激發了現場群眾的熱情,也呼吁了更多人愛護環境,自我約束,讓愛心在純凈的環境中傳播,讓環保之花開遍美麗的婺城。
舞臺上熱鬧非凡,舞臺下也同樣精彩紛呈。在宣傳展示區,琳瑯滿目的環保展品抓人眼球,市生態環境局婺城分局聯合金婺農業將各式各樣的環保標語印在了生態鴨蛋上,增強人人參與保護環境、珍愛野生動植物的意識。一瓶瓶來自金華“大水缸”金蘭水庫的瓶裝飲用水也印上了“保護自然環境共建生態婺城”主題的環保標語,進一步打響“婺城水·幸福城”的金名片。
活動中,裝飾有“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生命共同體”“生態婺城你我共建”等環保宣傳標語的快速公交全新亮相。據了解,這是區美麗婺城建設服務中心借助城市快速公交車媒體的傳播優勢特別制定的宣傳專車,這2輛宣傳專車將每天穿梭于金華的大街小巷,向市民推廣宣傳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讓“環保理念”走進千家萬戶。
保護生物多樣性爭當環保小衛士
“這幅畫太有意思了,原來孩子們眼中的大自然是這樣的。”“你看這篇作文叫《一滴水經過婺州》,寫得太棒了!”活動現場,“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生命共同體”作文、繪畫作品展示區展覽了由全區中小學生創作的幾十幅優秀作品,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大家一邊細細品味,一邊為孩子們的奇思妙想“點贊”。
保護環境重在宣傳,重在從孩子抓起。據了解,為了提高全區中小學生共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識,共建美麗地球家園,今年三月,市生態環境局婺城分局和區教育局聯合舉辦了以“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建生命共同體”為主題的征文、繪畫比賽,得到了全區中小學的積極響應,共收到作文和繪畫作品1552份。
在本次比賽中,有12件作文、繪畫作品脫穎而出,榮獲特等獎,同時還有180多件作品獲得了一二三等獎。這些優秀作品展現了孩子們對生物多樣性不同的認知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建美好家園的期待,除了現場展示,后續還將通過婺城生態環境分局微信公眾號進行專題宣傳。
來自金華市紅湖路小學的李政宏在比賽中榮獲特等獎,拿到獎狀后的他興奮不已。“我們平時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環保意識,經常帶著孩子走進美麗的大自然,激發孩子對自然界及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親近大自然、關心周圍生活環境的積極情感。”李政宏的家長說道。
綠色環保“我先行”生態名片“煥新顏”
活動現場,還有兩支特別的隊伍,一支是由各行各業的志愿者組成的“環保三項隊”,一支是由各鄉鎮黨員組成的“黨員先鋒騎行隊”,他們兵分多路開展“清撿垃圾”、“派發宣傳單”、“問卷調查”及綠色騎行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健康素養。
“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們有20余名學生和老師參加了這次志愿活動,在實踐中號召市民保護生物多樣性及身邊環境,我認為非常有意義。”洪華嫦是浙江師范大學環境專業的老師,當天,她帶領著學校的志愿者們冒雨清撿沿途垃圾、派發環保宣傳單、做問卷調查,以實際行動奉獻個人力量。
與此同時,各鄉鎮黨員也前往白沙溪沿岸開展綠色騎行,大家在騎行中感受婺城日新月異的變化,感受著擦身而過的美好,車隊中不時傳出歡聲笑語。“白沙古道風景如畫,是我們最喜歡的騎行路線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活動,將綠色出行理念傳播給更多的人,希望人人都能在騎行中感受城市的美好。”騎行愛好者劉建華開心地向記者述說著心中的喜悅。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近年來,婺城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婺城水·幸福城”“花滿婺城·幸福城”建設為抓手,擦亮了“生態名城”的金名片,婺城的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生態環境更美好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也與日俱增。
此次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凝聚了公眾環境保護“共建共融、共享共贏”的共識,營造了“生態名城”建設的良好氛圍,同時也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充分發揮全區黨員隊伍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讓黨旗在環保一線高高飄揚。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