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攀峰
傍晚,散步途中,一陣清逸的香味在空氣中漫送過來,我輕輕一嗅,知是梔子花香,頓時心氣舒暢,開心無比。很多時候,快樂和享受根本無需奢侈,完全可以來自微小的事物,匆匆五月,錯過了很多,差點也錯過了梔子花香。
這個季節(jié)里,好聞可賞的植物應該就是梔子花吧!梔子花是花族中的平民階層。它沒有牡丹的華貴,沒有蘭花的幽芳,沒有桃花的嬌媚,沒有菊花的淡雅,亦沒有荷花的高潔。它是平凡的,平凡到無論鄉(xiāng)村城市隨處可見,平凡到它的花期一過便無人再去記住它,平凡到勿須蜂蝶爭香。可是盡管如此,它仍是用自己短暫的一生,給人們送去幽香縷縷。梔子花的香氣是濃的,濃得化不開,像如膠似膝的戀人,香起來不管不顧,連命都不要了。
唐王建《雨過山村》詩云:“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在很多人心目中,梔子花還是有一定位置的。德富蘆花曾在文章中寫道:喜歡院角上長著一棵梔子。六月黃昏,白花盛開,清香陣陣。在我們鄉(xiāng)下,梔子花是不賣錢的,路過見了覺著好,順手摘兩朵,不用跟主人打招呼,被撞見了,也不會責怪你,他們會跟你說,摘未開的,開了的,蟲多。有上了年紀的女人,都喜歡把梔子花插在頭上,那種自足的感覺不言而喻。我們山里的女人向來就是大大咧咧的,從來沒有城市女人的忸怩作態(tài),她們生兒育女,洗衣做飯,收拾碗筷,即便活得粗糙,也會從柴米油鹽里找尋到歡樂。多半年輕的女孩,自己動手摘了,拿回去插在盛了水的花瓶里,沒有花瓶就用空酒瓶代替,放到餐桌上,放到窗臺上,愛放哪就放哪,放到哪香到哪。
梔子花白葉翠,亦舒小說里的女主角都愛梔子花,那些舊時女子,穿寬身旗袍,齊劉海,在梔子花的香氣里,與戀人相約。梔子花的香是溫暖的,有煙火味,像是有顆世俗心的人。他們對生活抱有極大的熱情,生活永遠是第一位的。身邊有一閨蜜,生活幾度波折,前夫身故在異國他鄉(xiāng),留她無盡的心理痛楚,還有很大一筆債務。為了兒子,她努力生活,即便是房子租在簡單的平房里,她也把家收拾的清清爽爽,書桌、茶具、植物擺放得極為雅致。
梔子花盛開的季節(jié),正是初夏,風和日麗的日子,隨風送香十里,醉了多少識香人。有人曾經(jīng)寫過:“覺得沒有梔子花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在初夏,在晚風中,我聞著一路的的梔子花香,心里充滿了甜蜜。許是共同愛好潔白,正如我穿著喜愛的白襯衫,穩(wěn)當而從容地走來,帶著清香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