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干部“五人說”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毫無疑問要從提高領導干部的領導水平做起。毛主席說過,領導者的責任,一個是出主意,一個是用干部。亦即決策和用人。其中最為核心的,我以為還是用人。道理很簡單,好決策首先是人做出的,還得依靠得力的人去執行和落實。這里的關鍵,是領導者要真正學會理解人、關心人、寬容人、欣賞人、善用人。
一說理解人。在正常情況下,沒人不想建功立業,沒人不想有所作為。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主觀因素的束縛,往往不易大展宏圖。有人不乏干事創業的熱情,但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有人雖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但缺少實際工作經驗。人雖然有智力能力的差別,但多數人都在勤懇地工作,正直、正派的人不愿多說自己的難處,不愿強調工作不到位的客觀原因。有了困難和委屈寧肯咽到肚子里,有了成績忙不迭地歸功于領導和同事。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領導干部多一點兒人情味,對同志們多一些理解和幫助,少一些輕率的批評和指責。只要能夠得到理解和尊重,干起工作就力量倍增。通常情況下,同志們其實就這么一點小小的要求。
二說關心人。要讓馬兒跑,必須給草吃。這個“草”,不能簡單理解為就是物質待遇,就是提拔晉級。必要的物質待遇和晉升提拔當然是重要的,是對一個同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最好肯定。但我想說的是,在絕大多數人不可能被提拔,也不可能經常處在提高待遇的狀態下,一定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關心人。比如適當了解同志們最近在想什么、關心什么,有什么思想困惑,有什么生活困難,事業發展有何阻力,個人感情有何障礙……是那種實實在在的真情實感,而不是裝模作樣的會議表態和接受采訪。有的時候一句真誠的問候、一個禮貌的回應、一個設身處地的關照,就會讓人感到心里溫暖。遺憾的是,我們有些領導同志連這么簡單的事情也不肯做,甚至以為和群眾過分接近有失領導者的威嚴。這真是天大的誤會。
三說寬容人。有理解作基礎、關心作前提,寬容自然就在其中了。人生在世,誰能無過?除非什么也不做,否則工作越多、貢獻越大的同志,出現差錯的幾率也越高,受人詬病的概率也越大。必須仔細區分工作中的失誤和不干工作而從不失誤的原則界限,不能讓流汗的同志再流淚,不能在一個單位形成“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算的,算的不如搗亂的”那樣一種畸形局面。另外,對于同志們不同的性格作派,不同的行事風格,甚至不同的生活習慣、表達方式,都應該多一點寬容之心,不能不合我意就一概否定,甚至因此影響對一個同志的選拔和任用。
四說欣賞人。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關鍵在于要有適當的平臺來表現,在于被領導和同志們發現。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從來看不到同志優點的人,一個動輒貶損他人的人,一個總以為別人是阿斗自己是諸葛亮的人,通常都是自我評價與外在評價不那么協調的人。作為領導干部,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就是應該擁有識人之眼、容人之量,就是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充分肯定之,及時發揮之。只有這樣,單位里才能形成同志們相互欣賞、相互借鑒、相互促進的和諧局面,才有利于各色人才層出不窮。
五說善用人。擇其長者而用之,這是領導者的責任,也是領導者能力的體現。上面說到的理解人、關心人、寬容人、欣賞人,既是對人的尊重,更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不理解人、不關心人、不寬容人、不欣賞人,處處對人吹毛求疵、求全責備,只管使用,不管培養;只講奉獻,不顧困難;只講原則,不講辦法;只要結果,不看過程,最后只能是天怨人怒,眾叛親離。善用人不僅體現在合適的崗位選派合適的人,還要在合適的時機選派合適的人,更要在合適的人的合適狀態下選派其擔任合適的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期待工作的最佳結果。
——資料來源:2010年6月7日《學習時報》
社會評論
警惕:“娛樂至死”不休,扮丑出名不止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下發了文件,對最近引起很大社會爭議的相親類電視節目進行整改。文件中規定“嚴禁偽造嘉賓身份,欺騙電視觀眾”“不得以婚戀的名義對參與者進行羞辱或人身攻擊、甚至討論低俗涉性內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義等不健康、不正確的婚戀觀……”
每晚九點打開電視,不少電視臺都在播放著相親類節目,上面的女嘉賓人人貌美如花,有的卻說話很“毒”,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直說得對方只恨地上沒有縫,不然就直接鉆進去了……怪不得廣電總局要下文了。
現在的相親類節目,儼然已成了一些人出名、“搏上位”的一條“捷徑”。而這些人又借助網絡的無窮威力更加“出名”。當下,網絡紅人層出不窮,不少卻以“獻丑”作為上位的手段。尤其是看到那位“總共六百年沒有人能夠超越”的鳳姐,心理總會感到莫名地不適。
諸如“偽娘”“艷照門”“XX門”等詞語成為網絡熱搜詞,是一部分價值觀的意亂情迷,其背后更是某些人在借此牟利。這些人又被稱作網絡水軍,即網絡推手公司。根據業內人士介紹,想成為網絡紅人,只要支付30萬左右的費用即可。據稱,鳳姐的走紅,就是一家策劃公司在背后運作的結果。 “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蛻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重讀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不覺膽戰心驚。
鳳凰衛視主持人竇文濤就將低俗相親這一節目形式,定義為綁架公眾注意力。公眾的關注事關民意,最不應該被小覷,因為它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力量。尤其在網絡時代,通過新媒介的平臺,無數最細小力量匯聚在一起可以解決以往難以攻克的難題。不可否認,民意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極易受到不良影響,而克服這種不確定的最佳途徑,需要輿論加以正確引導。
如果公眾注意力、寶貴的民意淪為個別人謀取私利的工具,那么當公眾看著那些故意扮丑出名的網絡紅人,挖苦他們的低俗不堪的時候,其實,被消費的是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當然,也并非要求公眾一成不變地嚴肅生活,時刻處在憂國憂民的焦慮之中。普通民眾在工作之余,必然需要一定的休閑娛樂,但這不意味著要“娛樂至死”。獵奇心理人人皆有,但很多過分隱私的內容根本就不該成為消費內容。長此以往,就會像沾染了毒癮一般,頭腦中剩下的只有那些八卦花邊新聞。
也許有人認為,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才有收視率,才會有經濟效益。但是,一旦輿論關注的焦點只被金錢左右,出現“拜金女”“炫富男”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說你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媒體所展現出來的世界,在“娛樂至死”的鏡頭之下,那必然意味著,我們的寶貴的資源被浪費,我們的內心在一陣躁動后,也只會留下空洞的失落。
——資料來源: 2010年6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
他山之石
真正的銅墻鐵壁
社會平安是重要的民生問題,也是最基本的發展環境。連續3年,首都群眾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為“首善之區”增添了強有力的注腳。
從“小腳偵緝隊”到“平安志愿者”;從單純的治安防范,向城市管理、矛盾糾紛調解、法制宣傳、法律服務等方面拓展;從臨時應急轉向常態科學模式,首都百萬平安志愿者大軍,構筑起首都平安的銅墻鐵壁,為新時期管控社會治安、化解矛盾糾紛難題,摸索了一條基層治理、公益服務的破解之路。
群防群治的“北京模式”帶給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
一是要夯實群眾基礎,注重專群結合。“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硬任務,是第一責任”。社會穩定事關廣大群眾,需要動員和依靠廣大群眾。專群結合是我們的一大優勢,正是由于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無論是在奧運會、殘奧會、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以及每年的全國兩會等“戰時”,還是在平時,首都北京才保持了穩定祥和。廣大群眾既是平安的受益者,也是平安的維護者。只有最大程度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社會穩定才有穩固的根基。
二是要維護群眾利益,注重矛盾化解。群體性事件、個人極端事件往往是矛盾問題堆積、激化的結果。及時處理調解矛盾糾紛,積極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將糾紛解決在萌芽是首都社會穩定的重要經驗,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當前,由各種利益訴求引發的矛盾日益增多,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預防新矛盾,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首先是要站在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立場上,深入街道社區、鄉鎮村組和單位、家庭,及時準確掌握社情民意。只有真心關心幫助困難群眾,切實解決群眾的合理訴求,積極加強教育疏導,才能有效地防止矛盾積累激化。
三是要尊重群眾創造,注重制度建設。北京140多萬平安志愿者,多是義務工作。志愿者又分為洋志愿者、農民工志愿者,社區志愿者、農村志愿者,巡邏志愿者、調解志愿者等等,怎樣管好這支百萬大軍,怎樣使這支大軍增強凝聚力,形成戰斗力?這既需要抓好制度建設,又需要突出群眾特色,尊重群眾創造。我們看到,對平安志愿者隊伍,北京實行統一管理、統一培訓、統一考核、統一持證上崗,全部實行實名制管理,并給予一定的激勵。而各具特色的群眾創造正為首都的穩定提供著強有力的支撐。正是有強有力的制度作保障,廣大群眾才有機會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中實現著人生價值,志愿服務才能成為大眾一種新的心理需求和時代風尚。
“群防群治”的“北京模式”是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生動實踐,而北京的實踐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民群眾是真正的銅墻鐵壁,無論形勢怎么變化,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路線和優良傳統,都要保持專群結合、群防群治的特色和優勢,讓人民群眾成為社會穩定的力量之源。
——資料來源:2010年6月2日《人民日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