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經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倪劍文
近期區經商局結合大調研,對全區大型商場、超市等商貿流通企業進行走訪調研,對全區商貿流通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解,本文將對婺城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與思考。
一、全區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現狀
“十三五”以來,婺城區商貿流通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為推動區域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截至目前,全區共有大型商場、超市10家,從業人員達2700余人,2017年完成稅收6200萬元。
1、城區消費結構轉變升級,商貿流通支柱地位增強。隨著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城區消費結構升級速度明顯加快,逐步由“發展型”向“享受型”轉變,熱點多集中在住房、教育、文化和娛樂型消費上。
2、新型流通業態發展較快,經營管理水平顯著提升。以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農超對接”為代表的現代流通方式逐步發展;購物中心、專賣店、便利店等新型流通業態逐步興起,配送、代理、租賃等經營方式逐漸普及,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生產生活服務。
3、商品流通體系建設加快,市場格局不斷發展完善。目前,全區形成了以批發市場為主導、零售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多類別的商品市場體系,形成了遍布城鎮、輻射農村的流通網絡和商業網點,為商品流通提供了重要載體和流通渠道。
4、電子商務建設逐步推進,電商行業影響持續擴大。近年來,電子商務創業園建設步伐加快,閑置物業利用持續推進,金華電子商務創業園“一站式”服務體系建設、智匯橙(浙江)電商科技園集聚平臺建設等穩步推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行業發展缺乏統一規劃,業態結構不合理。由于流通業開放較早,其發展受市場牽引較多而受政府規劃指導較少,在城市中心區域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存在布局定位趨同、業務趨同、結構趨同的現象,高投資進入、低價位競爭帶來的是低水平回報。
2、商貿流通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商業氛圍不濃厚。部分商場通過舉辦外場促銷活動、設置大型廣告牌、電子滾動屏等方式吸引顧客。但很多活動難以通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或因審批不及時而錯過促銷節點,長期以往使企業陷入經營困境。
3、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交通擁堵較嚴重。居民消費需求逐步提高,呈現出多樣性、多層次的特點,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不完善的服務狀況與之不相適應。
4、企業融資需求較大,融資渠道不暢通。全區大部分商貿流通企業經營發展時要借助銀行貸款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融資渠道單一,難以滿足發展需求,部分企業因資金問題而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三、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對策思考
一是科學制定規劃,實現規范管理。在商貿流通設施規劃上下功夫,堅持統籌規劃、適度超前的原則,與城市總體規劃相結合,科學制定出結構合理、特色突出、層次清晰的商業網點體系。重點發展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一體化等現代流通方式和組織形式。
二是加強政府服務,完善基礎建設。加強商務、國稅、行政執法等部門之間的協作交流,定期舉行商貿工作聯席會,暢通企業和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渠道,切實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難題。全面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保障城市基礎設施和道路交通設施供給,加快基礎設施轉型升級,滿足企業發展需求。
三是強化政策扶持,緩解資金壓力。在促進流通業發展過程中,從政策方面予以必要投入,真正發揮政府對現代流通發展的培育、引導和帶動作用。對營業收入、區級財政貢獻等名列前茅的大型商貿龍頭企業,在稅收和規費方面給予一定額度的獎勵扶持;對財政貢獻突出的,參照農業龍頭企業相關政策,協調金融部門給予免息貸款。
四是集中項目優化,拓寬引資渠道。抓住全市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機遇,集中精力做好以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項目申報工作,努力打造全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平臺。積極拓展引資渠道,鼓勵企業利用跨境人民幣投資、融資租賃、股權出資等方式挖掘引進稅收貢獻大、技術含量高的投資項目。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