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長村位于白龍橋鎮東南面,全村共1613人。經過鑒定,該村共有C級危房305戶,占白龍橋C級危房總數的一半,極大威脅著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村集體經濟薄弱的情況下,讓長村黨支部書記滕瑞淵卻帶領村兩委成員突破層層困難,順利完成了全村C級危房的整治。截至目前,已有10來個村前來向滕瑞淵“取經”,學習C級危房整治先進經驗。
1 撲下身子實干,調研危房整治
走進讓長村,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達,道路兩旁,昔日破破爛爛的危舊房已經蹤跡難尋,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漂亮的民宅。“危房整治好了,村民住起來安心,我們村兩委也不用擔驚受怕,付出的努力值得!”看著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滕瑞淵的臉上是說不出的驕傲。
滕瑞淵告訴記者,以前,每年的5月份都是村兩委最緊張的時刻,因為汛期來臨,危舊房屋隨時都有倒塌的危險。今年,借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當好新時代婺城答卷人”大調研活動,本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和服務本村村民的目標,滕瑞淵結合本村工作,帶領村兩委對村中危房進行了摸底排查,并邀請專業危房檢測鑒定機構對重點對象進行了安全性鑒定,共鑒定出C級危房305戶。當時,白龍橋全鎮的C級危房也不過688戶,讓長村的C級危房數已經占了白龍橋的“半壁江山”,這可讓滕瑞淵急壞了。
為了趕在汛期前解決這些安全隱患,滕瑞淵虛心向學,通過討論交流,翻閱相關書籍、上網搜索材料,終于找到了C級危房整治的方法:拆除、騰空、修繕、防控。第二天一早,滕瑞淵就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帶著C級危房鑒定書一一核查每一戶C級危房,并做好詳細記錄,根據房屋危舊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整治方法。整治方法是有了,可面對微薄的村集體經濟,滕瑞淵又開始犯難了。
2 雷厲風行巧干,破解重重困難
“短時間內‘開源’,擴充村集體經濟是不太可能了,我們只能通過‘節流’,想辦法節省開支吧!”經過多次調研考察,在村兩委會議上,滕瑞淵提出由村干部自行購買建筑材料節省材料費,請外地的泥瓦匠師傅施工節省人工費,將本次整治危房的費用降至最低。
“修繕房子是好的,這我知道,可你們修繕房子,讓我們這幾天住哪里呀?”危房整治過程中困難重重,可辦法總比困難多。考慮到修繕期間村民無處可住,滕瑞淵專門在村辦公樓騰出空房間,讓他們暫住,同時迅速組織村兩委成員成立“臨時義務搬家公司”,幫助村民搬家,省去他們的一切后顧之憂。
可即使這樣,還是有個別村民不理解工作,不愿意配合。對此,滕瑞淵從不氣急,一面循循善誘,耐心分析C級危房的危害和整治的必要性,一面帶領村民到已修繕完成的戶中查看成果,通過這種“眼見為實”的方式,解開了一個又一個村民的心結。
據了解,截至6月30日,讓長村的305戶C級危房,已經通過拆除、騰空、修繕、防控等四種方法全部整治完成,其中拆除32戶、騰空57戶、修繕207戶、防控9戶。讓長村的C級危房整治工作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贊賞。目前,已經有許多村的村干部找到滕瑞淵,學習讓長村的C級危房整治方法。
3 關注民生真干,譜寫嶄新篇章
記者了解到,滕瑞淵擔任讓長村的黨支部書記雖然只有一年多時間,但作為村里的“領頭雁”,這一年來,他一刻也不停歇,蓋起了村里的辦公大樓;籌劃村文化禮堂的施工工作;收回村中規劃田使用權;房前屋后四亂整治;督查村民垃圾分類……干成了許多以前想干,但是沒有干成的事情,完成了許多以前想完成,但是沒有完成的任務。他時常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只有帶領好每一個小家,我們的‘大家’才會更繁榮昌盛。”
他就是滕瑞淵,一個作風優良,行動迅速,走在前列的農村“領頭雁”。村民們表示,相信在滕瑞淵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一定會再接再厲,振奮精神,扎實工作,譜寫讓長村嶄新的篇章。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