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張苑、通訊員項彥)“姨婆、姨婆,您給我講講我們家族里的故事吧!”這幾天,11歲的小小總是一邊忙著拜年,一邊纏著長輩們“講故事”。“了解我們家族里的家風家訓、傾聽長輩們講家族故事,這也是我們的寒假作業呢。”面對大人的疑惑,小小一本正經地解釋。
記者了解到,小小是金華市環城小學的學生。針對今年的寒假,該校向孩子們提出了“抒暖情、寫家書、讀家訓、傳家風、做暖事”的倡導,要求孩子們向家長了解家風家訓、家族故事,并拍攝全家福,同時還要給遠方的親人寫家書。學校希望,孩子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經營”起一段親密的家庭關系。
于是,在學校老師的引導下,春節前夕,環城小學的孩子們來到明月樓社區,開展“關愛老人、助力文明”活動,為這里的老爺爺和老奶奶送上了新年“福”。一張張紅紅火火的“福”字,經由孩子和老人的手,貼在一個個門窗上,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溫暖的年味。隨后的春節,該校暖心活動在繼續。這不,在“福滿環小、溫暖銀湖”活動中,孩子們親手剪起了窗花。既通過活動感受到了傳統剪紙藝術的魅力,也通過互動品味到了合作的溫暖力量,同時還為新春增添了不少喜氣。此外,該校還組織孩子們開展了假期觀影活動,讓孩子們一邊欣賞電影《流浪地球》,一邊汲取其中的科學知識……
事實上,不僅僅是環城小學,今年的寒假,婺城各中小學校都給孩子們布置了充滿“溫度”的課外實踐作業。諸如寫春聯、剪窗花、讀書、看電影、慰問孤寡老人等等。回顧此前,“最美一鞠躬”、“最美一碗面”、“最美一俯身”……都發生在婺城的孩子們當中。顯然,是這些帶著溫度的教育,成就了這一個個“文明典型”。而當這些“文明典型”深深扎根在孩子們的心田時,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最美”和“文明”在婺城大地生根開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