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土泉:忙碌的竹篾匠
還記得童年時那盛夏的夜晚,全家人都會睡在清涼的竹席上聊天,直到睡去。有時,竹席破了,母親也不愿意扔掉,而是叫來那些手藝好的竹篾匠修補一下。那時,對于竹篾匠這一行有了簡單的認識。然而,到了現在,大街小巷上已經難尋竹篾匠的身影。
近日,記者在羅埠鎮羅埠村采訪時,偶然聽說村上有一個手藝高超的老竹篾匠叫陳土泉,便前往采訪。
在村民們的指引下,記者找到了陳土泉的家。走進他的家中,只見他正忙著修補一個破損的竹畚箕。“快要收稻子了,這些竹畚箕也要派上用場了!敝钢种械闹褊位衲60歲的陳土泉笑著告訴記者,除了要修補破損的竹畚箕,自己還要新做一些,以滿足村民們的需要。
交談中,老陳告訴記者,他的父親也曾是一個竹蔑匠,自己的手藝就是從父親那里學來的。小時候,由于家里窮,老陳在12歲的時候就輟學在家了。那以后,父親便叫他跟著自己學這門手藝。從12歲到60歲,老陳整整干了48年。
坐到老陳的身邊,記者觀察起了他的修補過程。首先,老陳在竹畚箕破損的地方穿插進了幾根新的黃竹蔑條。隨后,老陳用蔑刀挑開原有竹蔑條之間的縫隙,再用左手把竹蔑條穿過縫隙,很快,一根根新的和舊的竹蔑條就被交叉編織在了一起。老陳說,干這個活,全靠眼和手,心還要細,這樣才不會出差錯。他還能用青黃不一的竹蔑條編織出不同的圖案,比如“喜”字。
在老陳的身后,擺滿了各種竹制品:竹席、竹畚箕、竹筐、竹籃子、竹篩子……這其中,有很多都是附近的村民送到這里修補的,也有些是他剛剛做好的,F在,除了在家中接待上門的村民,老陳還時不時地被邀請到村民家中修補或者編織新的竹制品!艾F在,生意還可以,每天都要從早忙到晚,沒有多少空閑的時間!崩详愓f。
前幾年,老陳曾經收過幾個徒弟,但這些徒弟都沒有堅持下來,紛紛都轉行了。對于這個,老陳心里不免有些遺憾。他說,很多竹制品破了都可以再修補,經久耐用,修補這門手藝需要年輕人傳下去。
![]() |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